为期3天的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昨天(14日)在湖北武汉闭幕,在本届博览会上,记者发现,人形机器人成为一大亮点,依靠科技赋能,机器人不仅是推介各地文旅资源的有力助手,也让文旅产业的展览展示更显生动。
博览会各个展厅里,人形机器人化身为各地的“旅游大使”,在展区炫技,给游客“比心”,宣传当地文旅特色。人形机器人在文旅产业的推广应用,正在助力景区、展馆、文旅综合体打造更具交互感、个性化的服务体验。
据了解,在博览会期间,机器人不仅承担了会场讲解、餐饮服务、衣物护理等工作,还化身“乐手”与“舞者”,为观众带来别具一格的文化表演,让市民游客感受机器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潜力。
沉浸式体验引领文旅新业态
除了机器人大放异彩,本届博览会上,虚拟现实、沉浸式体验场景等技术同样吸引了广大观众的关注,这些也集中展示了文旅产业发展的新业态、新场景和新趋势。
在博览会上,一座直径达14米的“多业态文旅球幕”,让观众纷纷驻足围观。进入球幕,大家不需要佩戴特殊设备,就能身临其境地体验各种壮观场景。
在天津市文旅局展位,市民游客坐上划船机,戴上虚拟现实VR头盔,就可以畅游海河,开启一场天津之眼摩天轮下的浪漫之旅。
近年来,以沉浸式体验为代表的文化新业态营业收入每年增长达10%左右,已经成为带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本届博览会上,沉浸式体验已经普遍成为各地特色文旅资源展示的重要方式,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各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