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城转角处 邂逅浪漫“小确幸”

本文转自:今晚报

打卡墙塔楼咖啡馆 中西合璧打造“最美”街角

津城转角处 邂逅浪漫“小确幸”

  音乐公园塔楼街角
  绿园
  成都道成山公馆街角公园
  湖南路重庆道交口处邮局咖啡街角
  解放北路66号附近街角
  解放北路2号附近街角
  成都道桂林路交口五大道公馆街角

  利顺德大饭店外,时不时可以见到游人站在鲜花簇拥的墙边拍照打卡;河北区音乐公园附近的塔楼,在一片花卉映衬下自带氛围感。在天津,不仅可以欣赏到特色建筑和海河风光,一个转身还能看见布置精巧的街角,沉浸式感受津城的独特魅力。这些分布在津城各处的街角,与周边建筑相得益彰,成都道与山西路交口的成山公馆街角、成都道与桂林路交口的五大道公馆街角、湖南路与重庆道交口的邮局咖啡、解放北路上的利顺德大饭店、解放北路与承德道交口的绿园以及永胜包子铺周边、解放北路2号裕中饭店周边、河北区音乐公园塔楼和后街周边,这7处经过设计师之手打造出的“最美”街角,因为独特而“美出了圈”。

  解放北路利顺德大饭店

  挂花装饰突出田园风格

  从泰安道拐进解放北路,挂满鲜花的一角,抓人眼球。饭店阳台上,以及临近马路的一侧围墙都挂上了粉色、白色和香槟色的假花,路口红绿灯交错间,总会见到站在这个角落拍照的游客。解放北路三处街角的设计师是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的刘宸。在选取“最美”街角进行打造时,刘宸特别注重了街角的历史价值。

  通过查阅资料,刘宸发现,利顺德大饭店目前呈现的建筑外貌与当初建造时差不多,包括主楼的木廊架天津并不多见,考虑到周边欧式建筑特点,首先对路口进行了设施移除,将原先的灯杆、广告牌灯箱、提示牌等市政设施多杆合一,使街角不再杂乱。打造提升采用了挂花这种软装饰的方式,木头扶手上、木格架顶端和下部、阳台上面,包括一些建筑结构的顶部都做了点缀。饭店阳台小门洞也做了局部提升,用假花进行包裹,显示屏的造型创意来源于利顺德大饭店的白银钥匙,外观是锁眼造型,屏幕随机播放利顺德的老照片。

  解放北路与承德道交口

  绿园和包子铺小院隔路相望

  沿着解放北路走到了承德道街角,街道入口处的几栋建筑外都可以见到拍照者,特别是一道古香古色的大门,吸引了不少人排队打卡。刘宸说这个门就是这次街角提升中,特意用修复工艺复原出来的。

  在对解放北路的街角考察中,刘宸发现解放北路的道路空间现在属于窄街道,整个沿线都以线性绿地为主,缺乏给游客驻足观景或休息的空间。提升改造的绿园其实是一个口袋公园,后面连带有一个运动场。过去绿地封闭,游人很少能走进去,这次把绿地打开,给游客一个停留空间。依据地面原有磨纹和法桐树荫,打造曲线休息空间,里面还配备了智能厕所。

  与绿园隔路相望的包子铺其实就是几间平房,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刘宸在对这个角落进行设计的时候决定不改变现状,体现出新业态加入老街区的感觉。顺着这个思路,仅对外立面进行了翻新,同时着重改造一些配件和附属设施。采用欧式园林造景手法,由于该地段整体偏欧式风格,围墙换成了欧式花箱,还加上了弧形花架,再用假花进行缠绕,在风貌上统一。

  解放北路2号裕中饭店周边

  解放北路上最热闹处,就是与张自忠路交口一带,裕中饭店就处在这片区域,每一处都成为游客来天津的见证。这处街角的打造,刘宸借鉴了老照片,着重改造的是建筑立面和牌匾,在细节上对一些构件进行了翻新,比如窗口沿线、雨棚的搭建、线角的恢复。为了让建筑更好看,老照片显示裕中饭店的招牌是横排,而现在全季酒店的招牌是竖排,因此把招牌进行了横竖切换,还原了原先风貌。青年餐厅的首层,窗框就改成了深褐色,与建筑更加协调。还有转角的一面窗户,也对其细节进行了提升,改变了护栏颜色并加上了花卉,让游客们一个转身就能看见不一样的风景,照片拍出来更有冲击力。

  成都道与桂林路交口五大道公馆

  立体花境是拍照背景板

  五大道公馆是成都道全线最为开阔的核心节点,北侧商业广场与南侧桂林公园,一硬朗一柔美,形成巧妙对比。设计师依托商业广场的空间基底,设计着力强化其网红打卡属性。站在这处街角,可以看见公馆建筑的外檐平台上增加了花箱,街角广场的立体花境,成为拍照的最佳背景。花境的地面上用金色佛甲草呈现出织毯般延伸的效果,中间用金叶女贞球与变色木交织扦插出斑斓的色彩,二层则使用繁星花、美女樱与蓝花鼠尾草,构成多彩瀑布倾泻而下的效果,构成极具吸引力的视觉焦点与打卡胜地。

  成都道与山西路交口成山公馆

  用植物绣出四季更迭

  成山公馆的街角,一座跨越人行通道的花架门廊分外显眼,紫藤掩映、鲜花簇拥,编织成粉紫交织的梦幻拱门。绿意与繁花共舞的景观,不仅烘托出了浪漫氛围,更吸引行人驻足流连。这个街角是连接成都道与民园广场的北部门户节点,设计师通过诠释“花门入画”的诗意,从而成为城市记忆中最富辨识度的迎宾画卷。对这处街角的改造和提升不足百平方米,植物的四季更迭绣出一幅“一街角一世界”,达到“方寸见乾坤”的意境。

  五大道邮局咖啡 寄时光·品岁月

  邮局咖啡的地理位置突出,窗口等处都点缀上了花卉,除了喝咖啡,每一个窗口都成为拍照的取景框。设计团队在打造这处“最美”街角的时候,制定“先做减法再做加法”的设计原则,强化邮政历史、突出天津特色、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空间。首先对建筑和前区空间进行基础梳理,整体视觉主色调采用“邮政绿”,融入二八大杠自行车、老油桶,利用自动存取款机模拟老式电话亭等复古陈设,入口进行邮筒化设计,突出了文化符号,同时在建筑立面上增加复古壁灯、侧立店招、蓝紫色系挂花等元素,强化浪漫的复古氛围,最终成为承载情感与文化记忆的独特空间。

  河北区音乐公园塔楼和后街

  一个角落穿越百年

  坐落在河北区平安街与胜利路交口的钟楼,与意风区西入口邻近,串联意式风情区与海河景观带,这片区域不仅有传统中式厅堂,还有现代玻璃幕墙,以及欧式钟楼,体现天津“中西合璧”的文化基因。漫步其间,恍若化身“时空旅人”,在百年中西文明的交融中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浪漫之旅。夜幕降临时,“星穹”光幕悄然点亮,那是LED灯带在步行街顶部勾勒出的浪漫星空,仿若有“时光穿梭”的沉浸体验,钟楼玻璃幕墙的灯光与意风区建筑群遥相辉映。

  这处街角的设计团队以“凝固的时光,流动的史诗”为核心理念,将这片街角打造成串联海河意风区码头、奥式音乐公园与意式风情区的欧陆艺术观光带的关键节点,北侧钟楼玻璃幕墙上增设纵向LED灯带,步行街两侧以“软装”手法植入欧式元素——定制花箱、铁艺护栏与遮阳伞点缀街角。沿街底商整合为通长台阶,并巧妙隐藏空调外机与管线。街角周边完善交通设施,人行道上占道电箱做好隐蔽化、美化处理。

  记者 徐燕 摄影 记者 吴迪


(旅游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