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到鼓浪屿 亲手做朵“蝶恋花”

本文转自:厦门日报

  本报讯(记者 朱道衡)七夕将至,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将于本周六上午特别推出“宫里过七夕”主题活动。活动围绕“主题参观”“文化课堂”“非遗工坊”三大核心板块展开,邀请广大市民游客沉浸式解锁七夕的文化内涵与审美意趣。

  在常设展览“海国微澜——故宫博物院藏外国文物展”与“龙与百合花的相遇——康熙时期的中法宫廷交流”特展中,专业讲解员将带领观众聚焦带有蝴蝶或螺钿元素的文物。据悉,“蝴蝶”在传统文化中谐音“福”“耋”,暗含“福寿安康”的美好寓意,而螺钿工艺更是跨越千年的艺术瑰宝,观众在寻找文物细节的过程中,既能领略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脉络,也能直观感受古人将吉祥寓意融入器物的巧思。

  文化课堂环节则将视角对准七夕节俗的演变与传承。活动中,社教人员将详细解读“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扎素馨花灯”等经典节俗,通过生动故事与场景化讲解,让大家体会古人的创意与浪漫,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鲜活生命力。

  在最受期待的非遗工坊环节,本次活动将结合馆内文物中的蝶纹饰与螺钿工艺,以实用又美观的胸针为载体,邀请专业老师现场指导。观众可亲手将磨制成薄片的螺壳与海贝,按照蝴蝶纹饰的设计镶嵌在胸针基底上,在指尖的操作中感受螺钿工艺的细腻质感与蝴蝶纹饰的灵动之美,同时品味 “蝶恋花” 所承载的浪漫爱情隐喻,让非遗技艺真正走进日常生活。


(旅游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