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山水间 安全才能心安

本文转自:荆门日报

穿行山水间 安全才能心安

——户外徒步,都市人的心灵归途

徒步爱好者穿行宜昌市牛扎坪线路。

轻装徒步爱好者穿越宜昌青龙峡

本报记者 张蒙洁

早上七点半,荆门城区天鹅广场附近已聚集数十名徒步爱好者,他们中既有装备齐全的“老驴友”,也有刚加入的“新人”,在专业领队指引下开始一天的徒步旅程。

徒步指以山地、森林、沙漠等自然地形为载体,通过长距离步行进行的户外活动,旨在通过在自然环境中有计划的步行探索,达到锻炼身心、亲近自然的目的。根据距离和强度的不同,可以分为短距离徒步(小于15公里)、中距离徒步(15—30公里)、长距离徒步(大于30公里)。近日,记者走访多个群体,探索这项运动背后的乐趣。

徒步新手的自然之旅

“以前觉得徒步就是散步,直到参与其中才发现学问大着呢。”“新人”徒步参与者李钰莹告诉记者。今年2月她在社交媒体上了解到这项运动,4月正式开启首次徒步体验。在钢筋混凝土的办公楼待久了,特别想体验“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快乐。

在峡谷谷底沿着栈道前行,两侧是陡峭岩壁,头顶有茂密树林,不时还传来几声鸟鸣。与同行的朋友、陌生人聊聊各自的生活趣事,还能看到年轻父母牵着孩童拾级而上,欢快地穿梭于青山绿水间。

“峡谷某个拐弯处,谷风吹过时竹叶纷纷起舞,生机勃勃的绿意与阳光交织出朦胧光影,那个画面让人念念不忘。”她回忆道。

此行她还首次体验到攀岩项目。悬崖边固定着离地三米的铁锁链,参与者要紧紧抓住锁链,贴着岩石走完这段路程。“贴着岩壁移动时,能清晰听见自己心跳和锁链的金属碰撞声,那种战胜恐惧的成就感无可替代。”

早上七点半出发,晚上七点返程, 10多个小时的旅程带来了持续半个月的快乐体验。徒步前会充满期待,完成后值得回味。活动结束后,她立即在朋友圈分享这次独特体验,引发众多朋友询问具体地点,都表示很感兴趣。

“徒步就像开盲盒,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转角会遇见怎样的风景。去了,才知天地阔。”她略带激动地说。

徒步达人的贴心推荐

“站在山巅或溪边,夹杂着花香草香的微风拂过,带来丝丝凉意,吹走疲惫愁苦,宁静的山林使人感到前所未有的舒展。”游畅游说。

重装徒步指徒步者携带帐篷、睡袋、炊具等全套生存装备,开展多日野外徒步并露营过夜的活动,具有高负重(通常15—30公斤)、长距离(数十至数百公里)的特点。相比于传统徒步(轻装或单日,仅携带当日必需品,负重多小于10公斤),其对身体素质和个人能力要求更高。

登山运动方式主要分为阿尔卑斯式和喜马拉雅式两种。前者强调轻装、快速、独立,不依赖外部补给,以技术难度为主,常开辟新路线;后者依赖团队协作与外部补给,强调多次运输物资,多以成熟路线为主,常见于社交媒体上分享的徒步烧烤等场景。

游畅游属于阿尔卑斯式登山的重装徒步爱好者,年纪虽小但已有数年登山经验,先后徒步过贡嘎雪山大环线、梅里雪山转山、武功山大穿越等国内多条线路,谈起荆门附近的徒步线路更是如数家珍,十八罗汉线、马河环线、圣境山大环线等都是其常走的线路。

针对新手徒步爱好者,他推荐“十八罗汉线”。该线路从圣境山附近的紫薇古道出发,经过灵芝峰金顶、玉皇阁、碑凹山梁、罗汉山梁、黑山,到龙泉中学结束,全长16公里。单日出行,建议上午9点前到达山口进山,确保16时左右出山,全程耗时7—8小时,需避免夜间复杂情况。

对于“山区徒步时速仅2公里”的疑问,游畅游解释:综合考虑山路、地形、负重、天气等,“新人”一小时走2公里属于正常状态。

户外有风险,运动需谨慎。需特别提醒,“新人”想要参与十八罗汉线穿行可提前通过“两步路”“六只脚”等软件了解路书、轨迹,科学进行身体锻炼,严谨选择冲锋衣、越野跑鞋、背包等户外用品,备好急救包、保温毯、两支登山杖等工具。

游畅游说:“登山杖是辅助发力的,备两支更符合发力习惯,就像人的双腿。”同时,穿行前注意查看天气预报,找好老手陪同,穿行时保有对自然的敬畏心态,保持自身节奏,注意补水。

户外运动成“解压良方”

这个“五一”假期,户外徒步运动组织者杜昕宸超负荷运转,他所在的俱乐部共带队穿行7条线路,接待会员约150人。

作为我市某徒步俱乐部资深领队,这位轻装徒步爱好者曾穿越清江古河床、南太行等经典线路。在运动过程中,他把安全放在首位,并逐步从参与者转变为专业组织者。

“根据我们俱乐部的安全标准,每一次户外出行10人左右的团,至少配两位领队。最后一天仅剩3位会员,我独自完成了领队工作,其他领队已带领体力不支者先行返程。”杜昕宸介绍。

随着组织经验不断丰富,他对户外群体变化亦有敏锐观察。随着户外运动群体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出办公室拥抱大自然。他说:“户外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是迎合了时代需求,契合了现代年轻人更需要自然疗愈的现实。”

杜昕宸所在的俱乐部现有会员5000人,主打亲子游和年轻人户外游,宜昌单日游单人花费120元左右。该俱乐部正拓展多日穿越线路,计划通过标准化服务体系,实现年度营收与会员数双倍增。

随着全民健身热潮兴起,以徒步为代表的户外运动迅速“破圈”,从城市白领到乡村居民,从青少年到中老年人,越来越多的市民用脚步丈量自然,在行走中收获健康与乐趣。

据《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报告(2023—2024)》《2024户外运动线上消费发展报告》显示,中国户外装备市场规模已由2019年675亿元增至2023年872亿元。2024年1至9月,新增注册户外相关企业4.2万余家,同比增长近50%。中青年是户外运动消费的主力军,20岁至44岁的中青年占比超90%,消费总额超3000亿元。其中陆地与山地运动凭借其广泛的参与性和多样化的活动形式,稳居各类户外运动之首。

徒步安全小贴士

1. 关注天气变化,做好出行前规划与风险评估,提前研究路线,制订详细行程计划并告知亲友,避免极端天气出行。

2. 备好户外装备,携带防滑徒步鞋、硬壳冲锋衣、头灯、急救包(含止血带、保温毯)、高能量食物(如巧克力、能量棒)、备用电池和太阳能充电设备等。

3. 结伴同行,注意团队协作,至少4人同行,确保队伍中有熟悉路线的领队,避免单独行动。

4. 控制节奏,做好体力分配,尽量匀速行走,每1小时休息5-10分钟,遵循“四三三原则”(40%体力用于上山,30%用于下山,30%备用)。

5.随身携带退烧药、抗过敏药、止血药品,并掌握基础急救技能(如止血、固定骨折)。

6.遇野生动物保持距离,勿投喂或惊扰;禁止在林区吸烟或使用明火。

7.迷路时,使用SOS信号,通过手机或哨子发出求救信号,同时标记路径并原地等待救援。

(张蒙洁整理)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旅游责编:拓荒牛 )
2025年05月11日 14:05[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