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浙江乌镇游记

拓荒号:陈峰 (企业头条)

乌镇位于浙江省桐乡市北端,与周庄、同里、甪直、西塘、南浔并称为江南六大古镇,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称。乌镇完好地保管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沿街店铺林立。前几天去苏杭旅游,第一站便到了乌镇。


乌镇游览


乌镇景辨别为东栅区和西栅区。东栅区,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
景点有东栅老街、观前街、河边水阁、廊棚等;西栅区位于乌镇西大街,占地3.4平方公里,纵横穿插河道9000多米,需坐渡船出入,有古桥72座,河道密度和石桥数均为全国古镇之最,景区内保管有精巧的明清建筑25万平方米,两岸临河水阁绵亘1.8公里多。

有人说乌镇是远离尘世的世外桃源

也有人说这里是东方文化的活化石。而我感受极深的,却是这里浓郁的书香气,觉得它时时处处都洋溢在空气中,渗透了古镇的各个角落,一座座古老民居,一处处原始的手工印染、乌陶作坊、酒坊和织锦工坊,还有那江南百床馆、汇源当铺、旧时的药店和邮局等古遗址充沛展现了它深沉的文化底蕴:文昌阁、翰林第、古戏台、皮影戏、晴耕雨读居,处处昭示着这里沉久的文化沉淀。


乌镇文化


中国山水诗派创始者谢灵运、齐梁文坛首领沈约、唐朝书画大家裴休、宋朝诗人陈与义、范成大,以及近、现代新闻学前辈严独鹤、农学家沈骊英、着名作家孔另境等,都在这里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或遗址,昭明书院、茅盾故居,让这个小镇在中国文学史上添加了重重的一笔。

昭明书院位于西市河北岸,是南朝梁太子萧统和他的教师沈约的读书处。书院坐北向南,一座青褐色牌坊式门楼当街竖立,门楼上的“六朝遗胜”匾额显得严肃古朴。进得大门,只见开阔的前庭里,筑有外型俗气的水池、廻栏和石桥,周围古木参天、浓荫匝地,给人澄明幽静的觉得。再往前就是主建筑,为一座两层三进的楼房,楼上楼下辟为图书室或名人着作展室,供游人阅览。西厢房内还有一处古色古香的书店。


乌镇环境


此时此地,随着参观的脚步声,我的思绪也沉浸在了历史典籍里,想起了读大学时在学校图书馆翻阅萧统的《文选》时的情形。据《乌青镇志》记载,梁太子萧统曾随教师沈约来乌镇读书,沈约是齐梁文坛领军人物,着有《宋史》和许多优秀诗歌。梁君主萧衍重其品、文才,封其为太子傅。萧统在他的教诲下,在这西市河边苦苦攻读,终成大才。萧统召集文人学士,编辑成聚集先秦至梁以前各种文体代表作品的《文选》三十卷,后人称其为《昭明文选》。这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文学作品选集,它与后来的《古文观止》一样,遭到历代文人的欢送。

茅盾故居位于东栅
一座二层楼房紧临街道,木门窗,木屋架,青砖黛瓦,典型的清代江南古老建筑。门口左侧镌刻着陈云同志题写的“茅盾故居”匾牌。穿过楼道,后面是一个半亩大小的幽静庭院,院中间是茅盾的半身汉白玉雕像,一丛翠绿的天竹装点在角门。这大约就是茅盾当年读书或游玩之处吧!故居中有卧室、书房、餐厅等设备,其家具与布置仍是茅盾当初寓居时的样子。

楼厅中设有《茅盾故土乌镇》、《茅盾走过的道路》、《茅盾故居》三个根本陈列室,引见了茅盾的生平业绩。在这里,我初次看到了茅盾中小学时期习作和他兴办《小说月报》的原件及局部手稿,看到了他在各个时期发表的着作版本。在陈列室的出口处,有一副茅盾的青铜塑像:右臂抱在胸前,手中夹着一支香烟,静静地沉思着。他是在构思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之作《子夜》或者是他的《春蚕》三部曲吧?还是担任新中国首任文化部长时在运筹新文化事业的开展呢?我不由举起相机拍下了这一镜头,作为对这一现代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的永世留念。

茅盾的生长与乌镇是分不开的,他暮年在《我的故土》中写道:“我的家乡乌镇,历史长久。镇上古迹之一有唐代银杏,至今尚存。我为故土写的一首《西江月》中有两句:唐代银杏宛在,昭明书室依稀。”可见乌镇从昭明书屋肇始的那股千年文脉,对茅盾的影响有多么深!其实,何止茅盾。据镇志记载,自宋至清900多年间,乌镇不断求学之士不绝于路,读书之声不绝于耳,先后出了64名进士,167名举人,至于秀才、监生、贡生则难以全计。其中有作者378人,作品842部。由此可见乌镇文气之昌盛,文脉之悠长。

在乌镇旅游可沿河散步,亦可乘坐乌篷船沿河欣赏

可白昼旅游,也可晚上乘船观看夜景,无论怎样旅游,都有穿越时空的感受。夜晚当游船缓缓前行时,两岸的商铺前、酒楼上、居室内,那一座座似乎漂浮在河边的枕水阁的楹柱间,那横跨河上的半圆形的桥孔里,都亮起了晕黄的灯光,没有缤纷的异彩,就是那一色的晕黄;连我们乘坐的乌篷船上也只暗黄的普灯,恍如很久以前那挂在船篷上的马灯。


乌镇景致


无边的暗夜中,这灯光显得那样朴质,那样迷蒙

那两岸的店铺,水上的桥涵,尽皆朦朦胧胧,它们在水里的倒影更是虚无缥缈。这晕黄的灯光启人遐思,更给人以想象的空间?此时我想到了杜甫的“野径云俱黑,江岸火独明”和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诗句,用在此处恰如其分。


乌镇环境


乌镇,江南水乡的明珠,每天都有几万人慕名而来旅游,但愿从这里飘出的悠悠书香,愈加浓郁,飘得更远。

(旅游产业责编:陈峰 )
2022年01月18日 04:23[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