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搭载着小型动物、微生物和植物种子的卫星,在太空里待了整整30天后,顺利降落在了奥伦堡的草原上。这颗卫星被科学家们称作“诺亚方舟”。
俄罗斯Bion-M二号下降舱的着陆点,位于奥伦堡地区的草原上。
9月19日,俄罗斯的Bion-M 2号卫星在奥伦堡地区成功着陆。这颗卫星不仅携带了75只老鼠和1500多只苍蝇,还有细胞培养物、微生物和植物种子,这次任务总共执行了超过30项的生物实验。因为这些实验样本都被装在降落舱里,它也被戏称为“迷你动物园”或者“诺亚方舟”。
Bion-M 2号于8月20日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搭乘联盟号-2.1b火箭升空,进入了高度约370至380公里的极地轨道,在那里接受了强烈的宇宙辐射,一个月后,它成功地返回了地球。
专家检查 Bion-M 2 号舱内的苍蝇和其他动物。
降落的时候,发生了一场小型灌木火灾,但是很快就被救援人员扑灭了,回收团队立刻接近舱体。搜索直升机载着技术专家降落,立即开始提取活体样本,初步检查包括观察苍蝇的运动是否受到神经系统影响。随后,这些生物样本被送到部署在着陆点的医疗帐篷中,准备在9月20号送回IBMP实验室。
这次任务由俄罗斯航天局、科学院和生物医学问题研究所(IBMP)一起合作完成的。整个实验分成10个部分,包括研究动物在太空的生理变化、植物和微生物的反应、太空辐射的安全性、技术和生物技术实验,甚至还有学生设计的科学小实验。
艺术品描绘了俄罗斯 Bion-M 2 号航天器在地球轨道上运行的场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陨石实验”,它主要研究地球上的生命是不是可能来自太空。科学家把含有微生物的玄武岩放进卫星舱里,看看这些细菌能不能承受住返回地球时的高温和压力。
Bion-M 2号的实验,不仅帮助科学家理解太空对生物体的影响,也为未来人类长时间太空飞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从视频里可以看到,这些老鼠在太空旅行了30天后的状态,它们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实验的结果。
发射前的图像显示技术人员正在进行生物卫星实验。
你觉得这些小动物在太空待一个月,会发生哪些变化?如果是你设计太空实验,会选择哪些生物?欢迎留言分享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