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梦想把所有游戏都搬到PC上——一个易于升级、随时随地都能畅玩我那堆满的Steam库的统一平台。Steam Deck是一款出色的手持设备,但在客厅里,我想要更强大的机器,既能在电视上玩,也能在书桌前使用。相信我,我已经尝试过了游戏笔记本噪音大且笨拙,台式机体积太大,光靠键盘鼠标操作Windows也很烦人。我曾以为Valve的Steam Machine实验会是我的救星,结果早早夭折。没有哪款设备像PlayStation 5那样“一键上手”。
不过最近我重新燃起了希望。过去两周,我在Framework Desktop上装了一个叫Bazzite的巧妙Linux发行版——它是开源版的SteamOS。它的工作方式类似于在Steam Deck上开启游戏模式并使用Proton来兼容Windows游戏,同时你仍然可以随时切换到桌面模式进行工作。整个安装过程不到一小时,我现在可以在电视上以4K 60 fps的画质玩PC游戏——这台机器比PS5还小,噪音不大,还能用手柄从沙发上直接唤醒。
这个组合的简便程度堪比把Steam Deck放进底座,但性能却强得多。虽然Framework Desktop没有手持设备甚至笔记本那样便携,但搬动起来仍然轻而易举。我白天把它放在书桌上工作,晚上再搬到客厅玩游戏。毕竟,有时你不想在刚坐了九个小时的同一个地方继续玩游戏。
我真的非常希望这能成为PC游戏的未来。
Framework Desktop是打造类Steam Machine体验的理想容器。体积仅4.5 升,远小于大多数客厅游戏电脑,却比普通家庭影院PC或流媒体盒子强大得多。它的价格当然比PS5 Pro高——基础版起价1,099 美元,配备16核CPU、40核显卡、128 GB RAM的AI Max+ 395版我是用1,999 美元买的——但它也远超普通游戏主机的性能。
我在八月的评测中已经把Framework Desktop当作完整的Windows PC体验过一次,而Bazzite则是最易上手、最友好的桌面Linux系统之一。Bazzite让你摆脱Windows的束缚如果你在抵制微软、想在十月Windows 10停止更新前转移,或是厌倦Windows 11不停推送你根本不需要的服务并试图从你钱包里抽取持续收入,Bazzite都是理想选择。安装器简洁明了,切换到桌面模式后配合键鼠使用体验相当不错;如果还有必须依赖Windows的特定软件或游戏,你完全可以像我一样双系统启动。
唯一的短板是某些不兼容的应用(比如Adobe Creative Cloud)以及偶尔需要打开终端执行简单指令的情况。多数主流软件都有原生Linux版,如Chrome、Slack、Signal、Spotify、Discord,其他软件则可通过Wine获得兼容性。如果你的日常工作和计算需求主要基于网页,那么在Linux上几乎可以做到“金手指”。
在桌面模式下使用Bazzite,让我想起大学时玩Ubuntu “Gutsy Gibbon”的日子。(那会儿我们都被立方体的UI诱惑了吧?)Linux的使用与折腾本身就很有趣,而Bazzite那种简约、几乎没有花哨装饰的美感也让我很欣赏。
Linux确实会把新手拉进各种“兔子洞”,比如在Google上搜索如何处理Windows/macOS里理所当然的功能——比如KDE钱包服务到底是干嘛的(它是管理密码的),或者重新映射Caps Lock键。后者我直接在键盘硬件层面通过VIA完成映射,省去了软件层面的麻烦。
除了这些小摩擦,Bazzite的游戏端和桌面端都相当出色。虽然我作为笔记本评测人仍需大量使用Windows、macOS和部分ChromeOS,但短暂摆脱“三巨头”的束缚仍是一种解脱。
如果你也想亲自体验Bazzite,感受一下Linux生活,这里是我的安装步骤。虽然不是百分百万无一失,但只要你喜欢动手并能跟随简易指南(我会附上链接),整个过程相当直接。
我原本已经在Framework Desktop上装好了Windows 11(因为评测需要),于是把Bazzite安装到了第二块内部NVMe。单盘双系统是可行的,但有用户反馈说Windows 11更新后可能会把启动顺序弄乱。再加上在Windows与Linux之间共享游戏文件也相当麻烦,我决定把两套系统完全隔离——这也帮助我更好地区分工作与娱乐。平时我在Bazzite磁盘上玩游戏,需要工作或运行只能在Windows上运行的程序(如Lightroom Classic、PC Game Pass、某些反作弊要求更高的多人游戏)时,再启动Windows。
我按照Bazzite官方指南操作,同时参考了Framework针对Laptop 16的教程,整个过程不到一小时。Bazzite网站提供了友好的ISO选择器,下载后用Rufus等工具把ISO写入U盘即可。如果你更喜欢视频教程,Mike’s Tech Tips的YouTube频道配有轻松舒缓的配音,非常适合新手。
唯一遇到的技术问题是HDMI输出到电视没有声音,尽管我把音频源切换为 “External Device” 或 “Default (External Device)”。后来切换到桌面模式后再更改音源,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之后再也没有复现。
修改Framework Desktop的启动顺序,让它优先从Bazzite磁盘启动非常简单。开机后直接进入Bazzite并自动进入类似Steam Deck的大画面模式(Big Picture)。如果想在不重启或按F键进入启动菜单的情况下切换回Windows,可以在Bazzite的Steam界面里添加一个脚本,实现“一键重启进入Windows”。只需打开终端,输入下面的指令即可,它会在Steam库里新增一个 “boot‑windows” 项。
代码ujust setup-boot-windows-steam
就目前Linux的发展水平而言,Framework Desktop(或任何运行Bazzite的PC)还不足以成为客厅里唯一的游戏主机。除了需要一定的调教之外,仍有部分游戏无法运行——要么因为它们来自不受支持的服务(如PC Game Pass),要么因为开发者出于防作弊考虑直接拒绝Linux(如Fortnite、Valorant、Battlefield 6 Beta)。
不过Bazzite与Framework Desktop的组合已经让我大为惊艳。可以看出Bazzite在PC玩家中人气上升的原因。Steam Machine复兴的时机已经成熟,我相信这一次它真的可以成功。Bazzite、Steam Deck、以及Framework Desktop等设备正在为我们指明方向。
摄影与截图Antonio G. Di Benedetto/The Verge。
在我的评测中,我发现Framework Desktop最适合2.5K分辨率的游戏体验;而我这台搭载顶级Ryzen AI Max Plus 395 APU的“Steam Machine”配置在电视上可以实现接近4K 60 fps的表现。实际流畅度和画面质量会因游戏而异,下面简要列出几款我实际玩过的游戏表现
虽然有些Windows游戏在Linux上的运行甚至比在Windows上更好,但并非全部如此。例如《Black Myth: Wukong》在两平台上表现相当,而《Cyberpunk 2077》在相同设置下的Linux基准比Windows慢了约15 f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