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的一连串反击,终于要来了?
还得前些日子,特斯拉中国全新车型——Model Y L亮相工信部最新一期新车公示目录,是一款6座SUV车型。特斯拉中国官博发文实锤,“Model Y L,金秋见!”
这或许只是道开胃菜,真正的大招还在路上。
据财联社 7 月 24 日消息,特斯拉在周三美股盘后发布第二季度财报,其首席执行官马斯克还透露,该公司即将推出市场期待已久的平价电动汽车。
▲ 图源:网络
马斯克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回应一位分析师提问时指出,这款平价汽车将是 Model Y 的一个新版本。特斯拉则在财报中透露,该公司已经在 6 月开始初步生产这一车型,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开始大规模生产。
一时间,车圈震动,而最坐不住的,恐怕得是雷军。此前小米汽车踌躇满志进军高端,可特斯拉这一记 “低价重拳”,直接打乱不少车企节奏,雷军怕是连夜睡不着,琢磨着怎么接招。
平价Model Y掀翻车圈桌子
自去年马斯克介入美国政坛以来,特斯拉被多地消费者所抵制,品牌声誉严重受损,财务状况持续恶化。
本以来与特朗普分手后的马斯克会有所收敛,但他宣布成立美国党又打了市场一个措手不及。
据特斯拉二季度财报。在汽车销量持续下滑的情况下,特斯拉第二季度营收、净利润均呈双位数下滑。
销量、品牌声誉、竞争力的全方位下滑,或许是特斯拉着急推出全新车型的直接原因。
要知道,特斯拉以往给人的印象,是电动车界的 “高冷贵族”,旗下车型价格虽说不上高不可攀,可也让不少预算有限的消费者望而却步。
但这次,全新Model Y 直接把入门价杀到 14 万左右,这价格一出来,让原本就不平静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激起千层浪。
为啥说全新Model Y 有这掀桌子的本事?
先看它的出身,背靠特斯拉这棵全球电动车领域的 “参天大树”。特斯拉这些年在电池技术、自动驾驶领域的研发投入堪称疯狂,成果也是有目共睹。
就拿电池来说,长续航版本车型那实打实的续航里程,在行业里都是标杆级别的存在。虽说全新 Model Y 定位平价,但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身上总归会继承些家族先进技术,消费者花小钱就能体验到特斯拉的技术魅力,吸引力直线上升。
再瞅瞅市场反应,消息刚传出,社交媒体、汽车论坛瞬间炸开了锅,友商们已经嗅到了一丝厮杀的味道。
▲ 图源:Model Y L
不少原本在观望其他品牌平价电动车的消费者,纷纷把目光转向全新 Model Y,甚至有人调侃,“感觉自己离特斯拉自由又近了一步”。这热度,直接把同期发布的几款竞品车型的风头都给盖过去了。
伴随着马斯克一系列的反击,车圈势必再次掀起血雨腥风。
小米汽车高端梦,
要碎了?
这边特斯拉全新 Model Y 磨刀霍霍,雷军那边的压力可想而知。
小米汽车自入局以来,野心勃勃瞄准高端市场,想复刻小米手机在数码圈从性价比到高端的成功路径。
前期投入大量研发资金,在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辅助等方面下足功夫,推出的车型配置确实亮眼,比如搭载的智能系统能实现和小米生态链产品无缝连接,给车主带来便捷的智能生活体验,价格也不断触碰高端区间。
可全新 Model Y 这一搅和,形势急转直下。从消费者心理来看,不少原本考虑花 30 万买小米高端车的潜在客户,心思开始动摇。毕竟,加十几万就能开上特斯拉这个全球知名品牌,在很多人眼里,特斯拉的品牌价值、技术底蕴更具吸引力。有网友直言,“不是小米不好,是特斯拉的诱惑太大了”。
从市场竞争格局来讲,全新Model Y 的出现,直接拉低了消费者对“豪华电动车”的价格预期。
原本小米凭借差异化的智能生态在高端市场艰难站稳脚跟,这下可好,特斯拉以低价策略切入,把整个市场的水搅得更浑了。
要是小米坚守高端价格阵地,销量可能被全新 Model Y 分流;要是降价应对,之前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高端形象又可能毁于一旦,陷入两难境地。
据《2025上半年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小米SU7以88.91%的一年保值率,在所有车型中排名第一。
雷军转发并表示,特斯拉保值率一直非常不错。这次,我们领先了!
据《2025上半年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特斯拉在纯电动中型车、中型SUV、中大型SUV的一年保值率排名中均占据榜一。但在纯电动中大型车保值率排名中,小米SU7与阿维塔12超过特斯拉Model S。
车圈大乱斗,
谁能笑到最后?
全新Model Y 入场,可不只是小米一家头疼,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都被卷入一场新风暴。
在 15-20 万这个价格区间,原本是国产自主品牌的 “兵家必争之地”,比亚迪、吉利、广汽埃安等车企早已布局多款车型,凭借性价比、丰富配置、本土化服务等优势,积累了不少用户群体。
但全新 Model Y 带着特斯拉的光环和技术优势强势加入战局,无疑给这些品牌带来巨大挑战。
价格战首当其冲,为了保住市场份额,各车企不得不重新审视定价策略。
有汽车分析师预测,接下来几个月,15-20 万区间的车型大概率会迎来一波降价潮。除了价格,产品力也得进一步提升。
以前车企可能靠堆配置就能吸引消费者,现在可不行了,得在技术创新、用户体验上持续发力。像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特斯拉的 FSD 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其他车企就得加快研发脚步,提升自家系统的性能和实用性。
但这场大乱斗也不全是坏事,对消费者来说,竞争越激烈,得到的实惠就越多。
能以更低价格买到技术更先进、体验更好的车型。而对于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而言,这是一次洗牌,也是一次升级的契机。那些技术实力薄弱、产品缺乏竞争力的车企,可能会被市场淘汰;而有实力、有创新精神的车企,则会借此机会脱颖而出,推动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至于特斯拉全新 Model Y 和小米汽车这场 “豪门恩怨” 最终走向如何,谁能在这场车圈大乱斗中笑到最后,让我们拭目以待。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必将更加精彩,也更加充满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