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产业发展需要补齐的两大短板

拓荒号:陈峰 (企业头条)

近年来,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健康中国建设等战略的推动之下,我国体育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性趋势,相关产业和市场也表现出可观的发展前景。但从目前来看,我国体育产业在人才资源、项目资源、政策资源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缺陷,需要及时加以重视和补足。


体育行业


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内生诉求,其次从培育力度、跨界发展、政府功能等方面提出了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优化路径


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建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中的重要地位,并实行了“全民健身”这一战略部署。

在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也提出了到203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45%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平方米,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超过92%”等目标要求。在此背景下,我国体育产业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并形成了积极的发展势头。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内在诉求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内在诉求,有以下这些:


民生改善方面的内在诉求

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体育产业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与广大消费者乃至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因此,在补齐短板的视角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必须要认识到民生质量的改善诉求,将满足人民群众多样性体育运动需求、开发多种类体育服务项目作为优化改革的重要方向。


体育运动


就业增加方面的内在诉求
现阶段,我国社会整体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增加岗位数量、扩大市场规模是缓解人民群众就业压力的主要途径。

基于此,在补齐短板的视角下,体育产业发展势必会带动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并形成服务、管理、营销、后勤、培训等日益多专业门类、多业务类型的岗位需求,对降低待业人员数量、优化社会就业形势大有裨益。

供需优化方面的内在诉求
体育产业发展短板的补齐,涉及人才资源、项目资源、政策资源等多个方面。所以,从某种程度上看,体育产业的完善发展过程,也是我国社会资源结构的综合调整过程。

因此,在体育产业的持续发展中,社会资源供给与需求方面的内在诉求将逐步显现,并随着短板的延长、补齐而逐渐得到满足。


体育行业


同时,资源供需诉求的充分满足,也将对体育产业发展起到回馈式的推动作用,即促进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养老产业的资源共享与业务融合,实现体育产业价值链条、影响能力的进一步纵深向发展。

文化推广方面的内在诉求
体育既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载体,也是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产业发展的路途中,不仅要注重经济性、市场性的内在诉求,也应充分发挥体育项目、体育服务的文化推广作用。

例如,在开发体育产品时,相关企业一方面要在体育产品的材质、结构、力学特性等方面下足功夫,以此提高消费者使用体育产品的舒适性、专业性。

另一方面,企业也需要深挖体育产品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民族特色,从而赋予体育产品以文化信息的传递功能,达到以文化强体育、以体育促文化的效果。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优化路径加强培育力度,提高人才供给能力
在现代社会的经济市场中,人才是重要的生产力与竞争力资源。同时,随着受众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产业结构、消费结构的变革发展,人才的重要程度也不断提升,并表现出膨胀而迫切的需求特点。

同时,在新形势下,我国体育产业已实现了产品营销、赛事举办、体育教育、健身休闲、健康服务、保健养护等多个业务领域的拓展,相比传统中单一化、局限化的产业模式已有很大改变。

所以,从人才资源的供需角度来讲,目前体育产业更倾向于利用、挖掘和培养复合型人才,即要求人才在保有专业体育知识、丰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掌握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具备职业道德、创新意识、服务意识等多种内在素养。


体育人才


对此,加强复合型体育人才的培育质量与供给数量,是我国体育产业注入活力、强化动力的必行之路。

一方面要做好全国各地体育专业学校教育的培养体系、教学模式调整,在保留专业基础课程的同时,融入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从而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善体育、能管理、懂经济、会网络的优质人才,为体育项目、体育服务的创新夯实主体基础。

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各类社会体育教育机构的建立发展,如滑冰培训基地、网球俱乐部、地方性体育企业交流组织等,以此实现体育人才的多渠道、多模式培养,更快、更好地缓解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人才资源的供需不平衡问题。

除此之外,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人们也应意识到信息技术、网络资源在体育人才培养实践中的重要价值。

例如,可鼓励广大体育专业人才以网课依托,养成持续拓宽学习视野、不断实现自我“充电”的意识和习惯,进而逐渐掌握市场营销、产品管理、项目推广、文化服务、赛事举办等多专业、多领域的知识与技能,以综合、扎实的工作素养迎接体育产业改革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这样,既有助于促进体育人才的自主发展,也有助于实现社会中各类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与充分利用。

再如,还可将百度贴吧、豆瓣、知乎、微信等现有的大型社交平台、知识社区作为“主阵地”,积极建立体育产业相关的网络社群,为广大体育爱好者、从业者提供优质的交流空间与学习条件,从而进一步增强体育人才的培育力度,为体育产业的现代化、创新化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着力跨界发展,丰富体育项目体系
党的十八大至今,我国已出台了多部政策文件和规划战略,使水上运动、冰雪运动等对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助推支持。

在新时期下,体育除了强身健体、竞技比赛等传统功能以外,还具有娱乐休闲、文化传播、社交服务等多种属性。

所以,体育产业在项目资源的开发与运行上,也应注重跨界发展,实现与线上网络、文化娱乐、社会服务等产业领域的联动融合。在此背景下,开发更多种类的运动项目、体育活动、服务业务,是盘活体育市场、发展体育产业的主要着力点。

一方面,可从体育领域自身入手,在田径、足球、篮球等主流运动项目的基础上,大力推进观赏性、休闲型体育项目的市场化、产业化建设转型,如冰球、花样滑冰、艺术体操、单双板滑雪等。


体育领域


另一方面,可从其他产业的延伸角度入手,将体育产业与游戏、养老、文化、旅游等元素结合起来,形成“体育+”的特色项目体系与发展模式。

例如,可实现太极拳、瑜伽等体育活动与老年康养产业实现深度融合,开发出“体育+康养”项目体系,从而在丰富老年康养活动类型、提高老年康养服务实效的同时,扩大体育产业的受众规模与推广范围,为我国“全民健身”理念的落地实现提供有力支持。
(体育产业责编:陈峰 )
2021年06月11日 09:20[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