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农民的损失降到最低”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

陕西保险机构以全链条服务护航农业生产,以新技术应用提升理赔效率——

“把农民的损失降到最低”

10月15日,在宝鸡市凤翔区彪角镇石落务村,人保财险宝鸡市分公司抢收应急服务队帮助村民抢收玉米。

本报记者 杨光文/图

10月21日11时许,在宝鸡市陈仓区周原镇有礼村,人保财险宝鸡市分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村民李前进家的玉米地里仔细查勘核算。

“去年我响应村里号召,给家里几十亩玉米买了保险。当时心想,1亩地也就5元,就当买个安心。”李前进边掰玉米边说,“现在看,幸好当初买了保险。最近这场连阴雨让不少原本挺直的玉米秆东倒西歪。被雨水泡过的地收割机根本进不去。我粗略估算了一下,受灾面积在6亩左右。”

李前进联系了村里负责保险事务的小张。小张接到电话后马上赶到了他家。两人一起到地里仔细查看了一番,并将受灾情况及时拍照留存。

“李大爷,您先别急,咱买了保险,不怕!您赶紧按照流程,先把理赔手续办了。”小张边安慰李前进边说。随后,李前进按照保险合同要求,及时向人保财险宝鸡市分公司报了案。保险公司很快安排工作人员前来查勘。工作人员在地里认真查看了受灾现场,对照着李前进提供的照片,详细记录了受灾情况。查勘过程中,工作人员告诉李前进和小张,保险公司会按照合同约定,对受灾情况进行严格核实。只要符合理赔条件,一定会尽快赔付。

“针对近期连阴雨天气,公司在省金融监管局指导下,第一时间启动大灾应急机制。我们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在全力开展防灾救灾工作和抗灾稳产助农金融服务的同时,对每位投保人尽量做到应赔尽赔、能赔快赔、合理预赔。”人保财险宝鸡市分公司副总经理丁冬初说,“目前,公司围绕‘防在未发、抗在关键、救在及时、建在长远’全链条风险减量服务体系,已将保险服务延伸至抢收、烘干、秋种各环节,以扎实举措守护农户利益,为区域粮食安全筑牢坚实屏障。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已在宝鸡市13个县区推出29个农业保险品种,涵盖中央、省级、县级财政补贴型险种以及商业性、创新型产品,基本建成覆盖‘保基础、保大灾、保完全成本、保收入’的多层次农险保障体系;累计为5.4万农户提供风险保障43.01亿元,支付赔款5385.76万元,惠及2.45万农户。”

10月19日,在大荔县韦林镇望仙村连片的玉米地里,履带式收割机轰鸣作业。平安财险渭南中心支公司工作人员正和几位村民详细查勘受灾田块。

“农业保险的核心意义是为农业生产抵御风险,稳定农户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平安财险渭南中心支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把农民的损失降到最低,公司采用无人机测绘和卫星遥感技术,平均理赔周期缩短10天。”

与天争时,与秋霖赛跑。2025年,陕西秋粮保险承保面积1611.43万亩,涵盖玉米、水稻、大豆等主要秋粮作物,参保农户128万户。全省保险机构已查勘估损面积219.82万亩,已决赔付8.44万亩,支付赔款1.23亿元,有效降低了农户受灾损失。省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推动全省保险机构加快理赔进度,同时提前谋划冬小麦种植保险承保工作。


(乡村责编:拓荒牛 )
2025年10月26日 13:41[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