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粮咋存?农业专家来支招!三方合力打好秋粮保卫战

拓荒号:拓荒牛 (企业头条)

本文转自:海报新闻

  海报新闻记者 仇晶 济南报道

  当前全省秋粮抢收加速推进,受持续阴雨影响,高水分玉米安全储存成为粮安保障的突出挑战。10月15日,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行业安全储粮专家、高级工程师程小丽对此建议,需要从农户、储备企业、贸易企业三个层面协同发力、科学储粮,构建全链条安全储存保障网络。

  程小丽表示,家里没有专业烘干设备的农户朋友别着急,可以试试这几个好办法。首要一点是让玉米离地通风“住上楼房”,千万别直接把玉米穗堆在地上。用木板、砖头垫高30公分以上,垛与垛之间留好通风巷子,能有效赶走潮气。老法子“玉米楼子”特别管用,它四面透风,能让玉米自然风干。要是碰上连阴雨,就在玉米堆周边撒点生石灰或干沙土来吸潮,等天放晴,赶紧把玉米摊开薄薄一层,勤翻动。如果玉米摸着特别湿,最保险的还是尽快联系附近的烘干厂或服务中心,请他们帮忙烘干或代存,避免发霉损失。

  程小丽建议储备企业发挥技术和服务的“主力军”作用。储备类企业承担长期安全储粮的战略任务,核心在于技术综合应用与风险全面防控。要构建精细化温湿度控制体系,依托液压翻板快速入库技术,快速完成整口仓的入库,为高水分玉米就仓干燥抢得宝贵时机;对高于安全水分2%以上的玉米,可采用大功率风机实现就仓干燥,将粮食水分降至安全标准。粮食入仓后,立即部署传感器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一旦出现发热情况,启动“间歇式通风”“环流熏蒸”等措施,平衡降水通风、降低霉变虫蚀风险,实现节能降耗。同时,企业也要为乡亲们“雪中送炭”,开放场地供晾晒,设立服务站免费帮大家检测粮食、清理杂质。

  针对贸易企业环节,她建议当好快速周转的“连接器”。贸易类企业以粮食流通为核心,储粮策略兼顾安全与高效周转、动态风控。建议主动到田间地头收湿粮,对农户出售的湿粮,实行“检测即定价、达标即启运”机制,最大限度提升周转效率,降低库存积压与品质劣变风险,让农户储粮能够快速、顺畅进入流通环节。打造快速响应与高效物流体系。主动加强农户储粮流通桥梁建设,开通湿粮上门对接通道,及时掌握农户需求。自家库存的玉米也要盯紧看牢,利用信息系统实时监控,对高水分玉米要优先安排销售,并提前找好下家,确保粮食“快进快出”,安全变现。

责编:孙翔
审签:高娜

(乡村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