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阴雨,如何确保小麦播种质量,聊城农技专家来支招!

大众网记者 迟晨 常明清 聊城报道

近日,聊城连日阴雨,终于迎来短暂晴天,秋收工作进入倒计时,与此同时,由于土壤含水量过高,小麦晚播已成定局。那么如何提高小麦播种质量?何时播?怎么播?这也成为了许多农民朋友十分关注的问题。10月14日,大众网记者采访到了东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陶珊,为广大农民朋友来支招。

“因为近期连续多天的降雨天气,小麦肯定要晚播,不过大家也不要过多担心,因为地湿无晚麦,麦喜隔年墒。2021年也是秋汛,播种也很晚,第二年产量反而很高,所以晚播也不一定影响产量。”陶珊表示,如何提高小麦播种质量,确保明年的小麦产量,需注意六点:

一、播期

改变往年的抢墒播种为散墒播种,今年一定不要急着播种,播期要服从墒情。土壤含水量降到70— 80%为宜(握土成拳,举到胸部松开,落地散开),若土壤含水量高,整地质量差,影响出苗,反而会影响产量。可以在机械能下地的时候,用浅旋耕的方式,加快土壤散墒。

二、以肥补晚

今年雨量大,土壤养分流失比较多,建议施肥量适当增加,施用含氮、磷、钾的复合肥40--50公斤,尿素5公斤,有条件的增施有机肥2---3方,培肥地力。

三、以量补晚

今年小麦播期晚,建议适当增加播种量。 10月20号以后播种,增加小麦播种量,提高小麦基本苗,以增加密度。一般土地亩用量25斤左右,黏土地亩用量30斤左右,每晚播一天增加1斤播种量,11月份立冬前后播种,最高用种量掌握在40——45斤左右。

四、播深

土壤含水量高于往年,播深2公分左右为宜,不宜播种过深,如果是往年的3——5公分,会影响小麦出苗或出现弱苗,从而影响产量。

五、拌种

地比较湿,更容易引发根部病害。为预防茎基腐病和纹枯病发生,建议药剂拌种,选择含咯菌腈或苯醚甲环唑成分药剂,同时防治明年的小麦蚜虫,要严格按照用药剂量,避免烧种。

六、精细整地,最好能达到土壤上松下实,田面平整。再一个关键一定要做好小麦播前播后双镇压,这是提高播种质量,实现苗匀苗壮的一项关键技术。

晚播不等于减产,关键在于播种质量。相信在农业技术部门的科学指导和广大农户的精心管理下,结合自身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实施以上关键技术措施,定能有效应对本次晚播挑战,将“晚播麦”变成“丰收麦”,牢牢稳住聊城的“粮袋子”,守护好群众的“面袋子”。


(乡村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