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酥梨加工“多元化”奏响“农头工尾”最强音

在酥梨成熟期,砀山县梨加工产业迎来了生产旺季,梨膏、梨汁、罐头、果切等各条加工生产线呈现一派繁忙景象,奏响“农头工尾”最强音。

日前,在安徽龙润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工作人员在小吊梨汤生产车间作业。 张端 摄

去皮切块、熬制调味、装罐封口……日前,在位于砀山县经济开发区的安徽龙润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厂里,多条生产线正加紧生产着小吊梨汤、梨耳羹等酥梨加工产品。“这款小吊梨汤是我们公司生产的明星产品,销量已超5000万罐,除了淘宝、京东等线上渠道,产品在大润发等商超也能买到。”公司副总经理赵雨字介绍。

该公司采取高新加工技术及现代智能化生产流水线,现已研发生产出梨膏、梨膏糖、小吊梨汤、梨耳羹等30余款酥梨深加工产品。通过与三只松鼠、上海老城隍庙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开展合作,近年来累计销售砀山梨深加工产品约3000吨,价值1.2亿元,带动220余户果农年户均创收约3000元。

据悉,目前砀山县酥梨销售渠道主要有鲜销、贮藏和深加工三种,其中鲜销占酥梨产量的35%,贮藏后逐步销售占酥梨总产量的35%,其余30%产量用于产品深加工,以提高酥梨的附加值。

从加工端看,通过深加工不断延链强链,“链出”了砀山酥梨的附加价值,主要有精深产品、高档产品和特色产品三个开发方向。

开发精深产品,实现酥梨全链条加工。砀山酥梨加工产品品类较为齐全,包括梨罐头、梨汁、梨膏、梨酒、果干等传统深加工产品,小吊梨汤、银耳炖梨、烤梨、梨耳羹等产品,以及润肺膏、制药果胶、熊果苷、梨多酚等药用保健产品。汇源集团、宿州科技食品等水果加工头部企业均落户砀山,全县酥梨年加工产能达70万吨,产值占梨全产业链产值约45.6%,加工水平稳居全国前列。

开发高档产品,增加酥梨高附加值。该县重点聚焦高档鲜果、高端深加工等“两高”产品,创新产销模式,挖掘砀山酥梨药用保健价值,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开展臻品砀山酥梨收购行动,实行优质优价、统购统销。引进祥隆药业、梨多宝生物、龙润堂生物等精深加工企业,开发“药食同源”产品,润肺膏、梨多酚等单品年销售额均超过2000万元。

开发特色产品,打造“梨元素”文创IP。该县围绕“农业+文旅”,开发出研学、旅游、康养、亲子游等特色文旅产品。投资10.5亿元打造酥梨文化基地,建成13.6公里梨花观光旅游线路和酥梨博物馆。盘活闲置农房建设梨园民宿群,梨花节期间接待游客3.3万余人次,营业额480余万元。梨墅帐篷酒店入选“皖美金牌民宿”20强,魏寨民宿、梨苑铭居入选“皖美银牌民宿”。

从生产端的“种出好梨”,到加工端的“链出价值”,再到销售端的“卖出好价”,砀山酥梨形成了完整产业链。据统计,砀山梨种植面积达40余万亩,2024年产量达109.54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超127亿元,百亿级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如火如荼;砀山“梨”主题游每年吸引游客约500万人次,综合收入超15亿元。

“下一步,砀山县将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作用,招引一批优质加工企业,依托优质酥梨资源优势,聚焦‘标准化’,延长产业链条;聚焦‘数字化’,实现节本增效;聚焦‘品牌化’,提升综合价值,综合利用梨耕文化、休闲功能、加工储运、营销服务等,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持续擦亮‘世界梨都’金字招牌,奋力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砀山县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  拂晓通讯员 李艳龙

【来源:拂晓新闻网--拂晓报】


(乡村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