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点燃农业现代化新引擎 沈阳农博会今日开幕

汤龙

人民网沈阳9月12日电 (记者王斯文)9月12日,第十四届辽宁国际农业博览会、2025中国(沈阳)国际农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农博会”)在沈阳新世界博览馆启幕。本届农博会由沈阳市属国企沈阳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主办,大会以“打开新世界,投资新农业”和“共建合作新渠道,共享市场新机遇”为主题,聚焦科技赋能与国际合作,全面展示农业全产业链创新成果,为推动辽宁乃至东北地区农业现代化注入新动力。

双展联动,打造农业合作新高地

本届农博会首次采用“双展联动”模式,整合辽宁国际农业博览会与沈阳国际农业博览会资源,打造立足辽宁、辐射东北亚的农业高端合作平台。展会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设立智慧农业、特色产业、县域特色、品牌农业和国际合作五大板块,吸引来自中国、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家企业参展。

历经24年发展,沈阳农博会已成为国家3A级农业展会和商务部备案的涉外经济技术类展会。本届展会突出“地缘战略+产业生态+决策赋能”三维升级,推动农业从“生产导向”向“价值升级”转型。

创新科技,智慧农业添动能

本届农博会智慧农业展区成为关注焦点,众多科研机构与龙头企业集中展示了一系列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前沿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彰显科技赋能农业的强大活力。

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重点展示了黑土地保护与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最新成果,其研发的技术体系有效提升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水平。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带来了高强高韧耐磨合金钢材料,该材料已成功应用于高端农机关键部件,大幅提升农机装备的耐用性与可靠性。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研发的农机作业导航控制系统及设备为农业提供智慧化、智能化解决方案。

龙头企业同样展现出强大的创新实力。科大讯飞以自主研发的“讯飞星火X1”认知大模型为支撑,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智能决策、病虫害识别、生产溯源等全方位AI服务,真正为农业装上了“AI大脑”。

此外,一批智慧农业服务商也在区块链农产品溯源、农业物联网感知、农业遥感监测等领域推出多项成熟应用,这些技术正广泛服务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产品品质提升和农业低碳化管理,让“屏幕种地、数据施肥”成为现实。

全球资源齐汇聚,国际合作迈新步

本届农博会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吸引了来自全球多个农业强国和地区的展团参与,成为推动农业国际合作和贸易互通的重要平台。

俄罗斯国家馆集中展示了糖果、食用油、蜂蜜、面粉等俄罗斯特色优质商品。该展馆不仅为观众带来纯正的“俄罗斯味道”,也为中俄企业对接搭建了高效通道,进一步促进两国农业资源互补与产业协同。

美国爱达荷州代表团首次亮相东北市场,带来乳制品、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等多品类商品。澳大利亚阳光百富酒业、绿石酒庄,日本大多福食品、好侍食品等一批具有百年历史的国际品牌也齐聚沈阳。它们不仅展示葡萄酒、调味品、休闲食品等传统优势产品,还通过现场品鉴和文化交流,向观众传递品牌背后的农业传统与创新理念。

为推动“展品”变“商品”“展商”变“伙伴”,农博会期间特别组织“2025农产品跨国采购对接会”“中澳(沈阳)农业自贸洽谈会”等多场高端经贸活动。这些活动聚焦粮食、畜牧、食品加工、智慧农业技术等领域,为国内外企业提供精准配对和深度洽谈机会,助力一批农业合作项目落地。

品牌赋能,引领全链升级

本届农博会设立“辽农优品”展区,重点推广辽宁海参、草莓、盘锦大米、河蟹等十大特色农产品。禾丰股份、沈阳市供销社、华美食品等龙头企业带来新品首秀,展示农业跨界融合与新业态布局。同时,农博会举办全产业链标准化建设大会、乡村振兴头雁发展联合会成立大会、国际健康营养论坛等十余场主题活动,汇聚行业专家共商农业现代化路径。

展会现场设立5个专属直播间,开展“劳模工匠助农直播”活动,多位农业劳模走进直播间推广本地农特产,通过电商助力农产品出村进城。数百款辽宁优质农产品通过线上直播直达全国市场。

本届农博会通过科技赋能、资源对接与品牌建设,全面展现辽宁农业现代化成果与发展潜力,为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提供有力支撑。据悉,此次展会将持续至9月14日。


(乡村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