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梁浩楠)乡村振兴“电”给力,近段时间,位于重庆长寿的清迈良园迎来丰收,绿色水稻种植示范基地里,金灿灿的稻谷被打包、装车,运往不远处的自动化烘干机房;机房内,新更换的循环式谷物电烘干机满负荷运转,国网重庆长寿供电公司云台供电所员工手持钳形电流表,仔细检查设备线路,确保烘干环节用电安全。
国网重庆长寿供电公司员工在秋收期间对清迈良园绿色水稻种植基地电力设备开展安全用电检查。国网重庆长寿供电公司供图
在“十四五”期间,国网重庆长寿供电公司农网改造投入18945.93万元,新增15.65万千伏安容量,新建799.63公里线路,极大地提升了农村电网质量。
以清迈良园为例,清迈良园最初是采用柴油作为动力来生产,后来国网重庆长寿供电公司对清迈良园及周边电网进行升级改造,累计新建及改造了5公里线路,并对相应的变压器进行了增容改造。
“多亏供电公司及时保障,我们的新米才能顺利加工上市。”9月11日,清迈良园农业部加工负责人程丽梅和工人们不停地打包新米,送往客户手中。
国网重庆长寿供电公司员工在清迈良园绿色水稻种植基地开展安全用电检查。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李一鸣 摄
如今,电气化生产不仅提高了效率,降低能耗成本30%左右,还节约了运输、人力等附加成本。不仅如此,在清迈良园的田间地头,植保无人机、水稻直播机靠电驱动;在酒窖中,空调始终保障着8万余斤米酒的恒温储存,都离不开稳定的电力保障。
清迈良园经理李宁表示,在电力加持下,清迈良园年产值达1100万元,辐射周边40余家种植大户,提供固定就业岗位40余个,还成功参与“长寿米粉专用水稻品种筛选与配套技术研究”项目,推动《地理标志产品 长寿米粉》地方标准实施,让长寿特色农产品走得更远。
为更好服务农村发展,国网重庆长寿供电公司还加大农网改造力度,建立“村网共建” 电力便民服务点,将报装接电、抢修服务、安全用电等服务送到广袤的乡村,实现“零距离”贴心服务。据统计,在“十四五”期间,“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点已累计建设11个,覆盖了长寿区11个街镇22个村,用电需求的快速响应和高效办理,为农村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提速增效。
国网重庆长寿供电公司员工对大型农用机械用电进行检查。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李一鸣 摄
“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密切关注农村特色产业用电需求,不断延伸服务渠道、优化服务举措,保障农业用电安全可靠。” 国网重庆长寿供电公司营销部负责人任兴表示,将以更可靠的电力、更优质的服务,为长寿区乡村产业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据悉,9月11日,第二届“电靓巴渝和美乡村”品牌故事大赛也在长寿区云台镇清迈良园落下帷幕,挖掘出一批电力助力乡村美、农业兴、农民富的美好故事,向社会展示更多的“电的温度”,评选出一等奖1件、二等奖2件、三等奖5件、优秀作品10件。
据介绍,参赛作品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讲述和美乡村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乡村的自然美景和淳朴民风,还体现了在电力工人的保驾护航下,乡村面貌的积极变化和村民生活的显著改善。
【来源:华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