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农村小伙子阿明背着竹筐,哼着小曲,蹦蹦跳跳就上了山。他要去采一种特别的野果,叫牛卵坨。这东西在城里可不多见,很多人听都没听过,但在农村,那可是小时候的“宝贝”!
阿明一边走一边看,山上的风景让他心情大好。绿油油的树,野花开得正艳,空气里都是草木的清香。他小时候就爱跟着村里小孩满山跑,专门找这种野果子吃。牛卵坨长在藤上,圆溜溜的,像个小灯笼,有的绿,有的黄,成熟的还带点红,看着就让人嘴馋。
牛卵坨这名字,听着有点怪,但味道可不含糊。阿明摘了一颗熟透的,轻轻一闻,香气扑鼻,甜甜的,带着点清新的果香。他迫不及待咬一口,果皮薄薄的,果肉饱满多汁,甜中带点酸,嚼起来特别过瘾。这种果子在南方和长江流域挺常见,不同地方叫法不同,有叫黄腊瓜的,也有叫麻藤包的,反正都是它。
采着采着,阿明的筐子越来越沉。他低头一看,嘿,足足有一百多斤!这可真是大丰收。牛卵坨虽然好吃,但长得可挑剔。它喜欢湿润的山坡,阳光得正好,土壤还得肥沃,所以现在基本没人种,全靠野生的。阿明说,城里有些地方开始种八月瓜,跟牛卵坨长得像,但味道和感觉差远了。
说到吃法,阿明可是行家。他掰开一颗牛卵坨,剥掉皮,露出晶莹剔透的果肉,直接塞进嘴里,三两口就吃完,汁水顺着嘴角流,笑得跟个孩子似的。他还说,小时候村里小孩比赛看谁吃得多,个个吃得满嘴黄,还乐呵呵地比谁的筐子装得多。现在想想,那时候的快乐多简单啊!
牛卵坨的好处还不止这些。村里老中医常说,这果子能疏肝补肾,对身体虚弱的人有帮助。有些人还拿它泡水喝,说是能通经活络,止血止带。虽然听着有点玄,但村里人信这个,吃了都说好。阿明觉得,不管真假,味道好就够了,保健是额外福利。
农村的野果子,就像大自然的礼物,简单却充满惊喜。阿明的故事,让人忍不住想去山里走走,找找小时候的味道。你说呢,啥时候也去山上摘点野果子,尝尝这大自然的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