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青春答卷

本文转自:淮安日报

“90后”“新农人”方建业:

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青春答卷

■记 者 金海洋

清晨的阳光洒在淮阴区马头镇的苹果采摘园,矮化苹果树的套袋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小型除草机穿梭其中除草,散养的鸡、鹅在果树下悠闲啄食……这幅充满生机的画面,正是“90后”“新农人”方建业用7年时间绘就的农业新图景。这位年轻的创业者以新技术、新思维,为传统种植业注入青春活力。

“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看着父辈种稻麦,用汗水换取薄利,我就想走条不一样的路。”方建业说,2018年,一次烟台之旅成了他创业的重要契机。“当地苹果亩产效益是稻麦的好几倍,我当时就想:淮安能不能种这种苹果?”年轻人浑身是胆,想干就干,他成立江苏常盈农业有限公司,投入数百万元承包164亩土地,开始种植苹果。

方建业请教专家培育富硒苹果,大胆尝试新品种;运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精准把控每棵树所需营养量;引进矮化密植技术,让每棵树都能晒到充足的太阳;利用全程机械化技术管理果园,使人工成本下降40%、产量提升20%。

创业路上面临的挑战远超想象。“前四年小树苗不结果,但投入却一点不少。”方建业没有动摇。第五年,当看到枝头挂满红通通的果实,他觉得所有付出都值了。在方建业看来,果园不止能种水果。“刚开始,我在果树下套种红薯、花生,后来又散养了2000只鸡、鹅。鸡、鹅可以除草杀虫,鸡蛋和活禽也成了‘生态招牌’。”方建业说,年轻人既要有闯劲儿,也要有灵活性,才能做成事。

好苹果种出来了,每年产量达25万余公斤,怎么推广?方建业和传媒公司合作,请网红来宣传,去年国庆节当天游客就突破5000人次。他精心布局休闲农旅产业,搞垂钓、农家乐、采摘、露营等,果园成了网红打卡地,农旅收入占总产值七成以上。

致富不忘乡亲,他的果园提供20个固定岗位和80个季节性岗位,展现了淮安“新农人”的责任与担当。方建业算了笔账:在这里上班的村民,收入比种植传统稻麦高两成。

站在果实累累的果园里,方建业对未来的规划非常清晰:建冷库,延长苹果保鲜期,提高苹果售价;扩建桃园,进一步搞好水果种植。这位“新农人”,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青春答卷,为富民增收贡献力量。


(乡村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