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坝林下西洋参规模化种植成效凸显

本文转自:汉中日报

从“零星试点”到“百亩连片”

留坝林下西洋参规模化种植成效凸显

通讯员 高文亚 王茜

  “现在林地里都是一年参,参苗就已经有6公分高了,叶子也很肥大,长势好。”留坝县留侯镇火烧关村林下西洋参种植基地,已经有16年西洋参种养经验的吉林省参农张丽看着茁壮成长的参苗笑着说。

  “我们夫妻俩是新宾满族自治县裕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参农,一直跟着公司在长白山种参。在林地里种参是头一回。”张丽说,“去年公司让我们过来种参,我和老伴都没在林地里种过参,我们就想着这是个挑战,于是就过来种参了。”

  在张丽夫妇俩精心养护下,参苗开始茁壮成长。面对长势喜人的参田,张丽难掩兴奋之情:“我种了16年的参了,头一回见一年参能长到6—7公分。在东北,一年参最多只能长到5公分。”她弯腰轻抚参叶,继续说道:“还是因为留坝县气候温润、土壤肥沃,这儿的山水真好啊!”

  参苗自今年3月种下,经过张丽夫妻5个月的照料,如今一畦畦参苗整齐排列,青翠的叶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放眼望去,整片基地绿意盈盈,尽显蓬勃生机。“我们现在每天都要进行田间管护,除草、浇水、维护遮阳棚,确保参苗健康成长。”张丽说。

  据了解,火烧关村林下西洋参种植基地是留坝县林业局招商引资项目,以“龙头企业+基地”的发展模式,引进新宾满族自治县裕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留坝县康源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流转村内500亩林地种植西洋参,实现了企业、村集体、村民三赢。火烧关村党支部书记杨明英说:“这个项目不仅让本村村民能在基地务工增加收入,更重要的是能让村民们跟着基地学习林下西洋参种植技术,激发大家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

  作为村里第一批到基地务工的村民,郭真银原本只是想挣点工钱补贴家用,没想到三个月的亲身参与彻底改变了他的想法,“毕竟在田地里种了近20年的西洋参,一下子让我在林地里种,我还是会犹豫的。”在基地务工的三个月里,郭真银仔细观察对比了林下西洋参与普通西洋参的种植差异。“种植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差不多,但林下种植的遮光要求完全不同。”他蹲在参畦边解释道,“因为有树荫遮挡,我们选用了更厚实、透光性更好的黄色大棚。这种棚子不仅能过滤掉有害光线,保湿性也更强,特别适合西洋参生长。”

  拿定主意的郭真银按照学到的技术标准,开辟了近两亩的林地,精心整地、搭棚,种植西洋参。如今,每天清晨去林子里查看参苗长势已经成为他的必修课,看着破土而出的嫩绿参苗在晨光中舒展叶片,郭真银笑着说:“这才三个月就长得这么好,看来林下种植这条路是走对了。”

  从东北参农张丽“长得比东北快”的惊叹,到本地村民郭真银从务工者变身种植户的华丽转身,林下西洋参产业不仅是生态与产业的“双向奔赴”,更是乡村振兴的“参”情实践,让这片绿水青山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乡村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