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格尔县:良种良法重塑田野生产图景

本文转自:呼和浩特日报

●本报实习记者 于梦圆 文/图

秋日的和林格尔县巧什营镇徐沟窑村,连片的玉米田翻涌着金色的波浪。田间地头,农户们仔细察看不同玉米品种的长势,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这动人场景,是内蒙古农业大学李斐教授团队带来的良种筛选与精准施肥技术为这片传统农区注入强劲科技动能后结出的硕果。

长期以来,“种什么玉米品种好”这个难题一直困扰着和林格尔县的农户们。品种选择不当,轻则减产减收,重则颗粒无收。面对这一瓶颈,2025年,和林格尔县科技局依托和林格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精准引进内蒙古农业大学李斐教授团队,合力筹建科技小院,以科技之力破局。

一场覆盖不同生态条件的“田间大考”在城关镇武松村、盛乐镇公喇嘛村、巧什营镇徐沟窑村等地同步进行。李斐教授团队精心选择了20余个玉米品种进行系统性筛选试验。科研人员与农户共同记录、科学分析。这场筛选试验的核心目标是科学鉴定各品种的适应性、抗逆性与丰产性,精准筛选出最契合当地水土气候的良种,从根本上解决农户“种什么、怎么选”的迷茫,为粮食稳产增产筑牢科技基石。

良种落地生根,还需良法精心呵护。传统玉米种植中常存在化肥投入量大、底肥占比过高、追肥粗放不精准等问题,不仅增加了成本,更带来环境压力。李斐教授团队凭借10余年深厚的科研积淀,创新性地提出“总量控制—阶段分配—过程调控”策略,成功集成“滴灌作物化肥优控全追技术”。通过滴灌系统,将化肥按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精准、定时、定量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改变了以往农户凭经验、靠感觉的施肥模式,实现了肥料的高效利用。

当优质的玉米良种深深扎根于和林格尔肥沃的土壤,当智慧的施肥技术精准滴灌每一株作物,科技的力量正在深刻重塑这片田野的生产图景。从破解“选种迷局”到革新“管理方式”,一项项“藏粮于技”的硬核成果,不仅解开了束缚农户多年的生产枷锁,更铺就了一条高产高效与生态环境和谐并举的现代农业新通道。

紧握科技这把“金钥匙”,和林格尔县正奋力扛稳粮食安全重任。良种与良技的双翼共振,将丰收画卷在农业现代化的征程上铺展得更加坚实绚烂。


(乡村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