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漯河日报
![]() |
8月27日,村民在豆田里捉豆虫。 |
■文/图 本报记者 孙 震
8月27日,在舞阳县九街镇王渡口村豆虫养殖基地,王渡口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亚巧走进豆田,察看豆虫养殖情况,并与工作人员交谈,用随身携带的笔和本记下不同区域的豆虫密度。
为什么养殖豆虫?“几年前的一次考察中,我发现豆虫不仅市场需求量大,而且养殖周期短、收益高。”周亚巧告诉记者,豆虫俗称“豆天蛾”,富含优质蛋白质、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既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又是高端饲料和保健品的重要原料。
考察后回到村里,周亚巧展开调研,查阅资料、拜访专家。慢慢地,她有了信心,决定带领村民开启豆虫养殖之路。
“提起特色养殖,大家都觉得比较麻烦,其实养殖豆虫省心又省力。”周亚巧说,养殖豆虫比种玉米、小麦省事多了,既不用天天盯着,也不用学复杂技术、投入大量人工,村民一看就能上手。这对于没有太多养殖经验、想小投入起步的普通村民来说,非常关键。
然而,劝说村民养殖豆虫并非易事,反而困难重重。
“主要原因是村民之前没有接触过,对豆虫养殖有顾虑,害怕血本无归。”周亚巧说,为打消村民的顾虑,她率先承包土地建立试验田。
养殖豆虫过程中,她不断摸索,积累经验,提升技术水平。令人欣喜的是,她的试验田的豆虫产量高、销售情况好,经济效益佳。事实是最有力的证明。村民们看到这个情况,纷纷加入豆虫养殖行列。
随着村里豆虫养殖户增多,养殖技术服务成了关键。周亚巧组建技术服务队,定期组织人员到豆田指导村民,帮助养殖户解决各类问题,并推广科学养殖方法。自然而然,豆虫的产量和品质不断提升。
周亚巧还带领村民上网拓展销路,将豆虫卖往全国各地。如今,九街镇养殖豆虫2000余亩,带动了许多村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