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万亩农田“喝”上长江水

本文转自:池州日报

图为大渡口镇长势正旺的万亩稻田航拍。通讯员 江靖 摄

  □ 通讯员 施诚

  “ 蔫了几天的秧苗,总算挺起腰杆了!”8月20日上午,位于大渡口镇的东至县缘水家庭农场负责人何德强站在田埂上,看着汩汩长江水流进自家2700亩稻田,开心地说,“这时候水稻最依赖的就是水,现在水源不愁,我们农户心里才有底,收成稳了!”在何德强的身后,绿油油的水稻已陆续抽穗,预计今年亩产至少1300斤,最高可突破1400斤。

  大渡口镇濒临长江,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导致当地土壤墒情下降明显,加之长江流域来水减少,水位持续走低,农作物生长面临“烤”验。为全力保障秋粮稳产,该镇根据气象预警、长江水位动态和圩内作物需水情况,科学调度水利设施,采取机械提水与开闸引水相结合的方式,为全镇5万亩水稻及3万亩其他农作物“解渴”。

  “ 对庄稼来说,这次‘喝’的是‘救命水’。当长江(安庆站)水位低于11.8米时,我镇优先启用杨墩灌溉站开展机械提水作业。”大渡口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甘晨阳指着江面说。在杨墩灌溉站堤坝上,2台共440千瓦的提水泵正轰隆作响,把江水一路“推”进农田沟渠。截至目前,该灌溉站已经提水近700万立方米。

  除了科学的引水方式外,还有精准的农技指导。“ 目前水稻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我们要加强水分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主要利用一喷多促技术,加强磷酸二氢钾和芸苔素内酯的使用,以提高水稻抗逆性、增强结实率,为秋粮丰产打下坚实基础。”该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王为本冒着酷热来到田边,一边查看水稻长势,一边给农户提供“一对一”的科技指导。


(乡村责编:拓荒牛 )
2025年08月27日 09:11[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