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天水日报
黄门镇 王河镇
夏粮抢收正当时 颗粒归仓保丰收
本报讯 时下,清水县黄门镇12400亩小麦迎来成熟收获期,金黄的麦浪随风涌动,丰收在望。为确保小麦颗粒归仓,黄门镇紧盯天气预警,迅速打响小麦抢收“保卫战”。
精密部署,织密抢收“作战网”。黄门镇第一时间召开专题部署会,明确时间节点与责任分工,通过“镇—村—组”三级联动机制,将麦田划分为13个责任片区,形成“领导包片、干部包村、党员包户”的责任体系,确保抢收工作全覆盖、无死角。
多管齐下,构建高效抢收体系。为与时间赛跑,黄门镇构建“机械+人力+技术”三位一体抢收体系。该镇紧急协调18台联合收割机、32辆运输车辆投入作业,与农机手签订安全责任书,优化作业路线,实行“歇人不歇机”轮班制度,最大限度提升收割效率;组建由30余名镇村干部、党员志愿者组成的“党员先锋队”,下沉田间一线,帮助缺乏劳动力的农户抢收、装袋、运输;农业技术人员组成流动服务小组,穿梭于各麦田,实时指导农户科学除杂收割,解决收割过程中的技术难题,确保每一粒麦子都能应收尽收。
党群同心,凝聚抢收强大合力。在抢收现场,党员干部与群众并肩作战,红色党旗在金色麦浪中飘扬。有农户感慨:“政府帮忙协调机械设备、组织人手,我们心里踏实多了。”在全镇上下齐心协力下,一台台收割机、一辆辆运输车开足马力穿梭于麦田,抢收工作紧张有序推进,确保小麦颗粒归仓,牢牢守住了群众的“粮袋子”。 (王保祥)
本报讯 风吹麦田千层浪,又到一年麦收时。近期,清水县王河镇小麦陆续进入成熟期,一片片金黄的麦田丰收在望,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轰鸣的农机声,呈现出一派火热的丰收景象。为确保夏粮颗粒归仓,王河镇全面掀起小麦抢收热潮,在镇村干部的带动下,抢抓晴好天气,全力投入麦收工作,一幅人勤夏忙、喜获丰收的农忙画卷正徐徐展开。
麦田中,农机手们驾驶着联合收割机开足马力在田间来回穿梭。一行行成熟的麦穗被切割、剥壳、脱粒,顺着传送带进入收割机。一颗颗饱满的麦子颗粒归仓,被运到麦田旁等候的运输车内。金黄的小麦如同一粒粒“金豆子”,不断从收割机粮仓流向大货车的车厢。
为抢抓小麦收割时节,王河镇提前组织技术人员对全镇的农机进行全面体检,更换易损零件、调试机械状态、排除潜在隐患,确保农机安全健康“上岗”。同时,安排专人提前做好小麦烘干设备的检修和启用工作,全力保障和解决小麦收获后的烘干问题。镇村干部每天通过微信群、大喇叭等方式,及时转发天气预警信息和农业关键技术,提醒农户合理安排收割时间。紧盯收割、晾晒、仓储等关键环节,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抢农时、抢季节、抢天气,成熟一块、收割一块,全力推进夏粮抢收工作。目前,王河镇小麦收割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中。
(王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