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治理方式 开拓乡村振兴新局面

中华民族要复兴,乡村必需要复兴。在脱贫攻坚获得成功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我们国家“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乡村振兴既包括人才、产业、组织等多要素的全面推进,也离不开有效管理、文化乡风等多层面的多措并举。中央乡村工作会议把“增强和改良乡村管理”作为重要内容,明确提出创新乡村管理方式,以有效的乡村管理助力完成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


完成中华民族巨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期,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巨大飞跃,我们中国共产党百年斗争一直以“完成中华民族巨大复兴”为主题的辉煌成果,完成中华民族巨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乡村发展


以党建引领乡镇管理才能。乡镇要主动作为

发挥各村党支部的凝聚和纽带支撑作用,树立健全“村三委联席会议”、村民会议、村民代表大会、党员(代表)议事会、村务监视等制度,进一步标准村务民主决策程序。严厉执行村规民约和“红黑榜”监视、奖惩机制,经过正向鼓励与反向约束,提升村民自我教育、效劳和管理才能,让村民成为村组自治主角,有效处理基层管理中各类“疑问杂症”。


乡村建设


运用“清单制”引入乡村管理,实在处理基层组织担负重问题

探究出村级小微权利清单、承当事项清单、公共效劳清单等做法,为进一步总结创新手腕,提升乡村管理效能,引入“清单制”要坚持问题导向。导向是行动的指引和方向,牢牢把握问题导向,是做好乡村管理工作的根本遵照。


乡村发展复兴


引入“清单制”的实质是为了从基本上有效处理农民的“急难愁盼”问题,因而在详细引入“清单制”的内容上需求从基层管理的效劳事项以及和农民大众关心关注的事项为切入点,明白“清单制”的内容、主体、对象、办理流程和办理时限等系列程序。


乡村建设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复兴
中央乡村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开展乡村产业,顺应产业开展规律,立足当地特征资源,推进乡村产业开展壮大,优化产业规划,完善利益联合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量体裁衣开展特征产业,鼎力推进一二三产业交融开展,不时延伸产业链、打造供给链、提升价值链,我们就一定能走出一条科学有效、农民受益的产业开展之路,为完成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资讯政策责编:陈峰 )
2022年01月14日 14:54[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