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既要衔接上级要求,同时还要展现出地方特色,规划的编制要把握好三打导向,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进行乡村振兴规划的导向主要有哪些?
小编认为进行乡村振兴规划,主要的导向有以下这些:
落实上位要求,深入理解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理清20字方针和五大振兴的关系,研读剖析国家、省、各区域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关文件精神、工作要求、任务安排等,找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总体定位。
问题导向就是要摸清乡村的发展情况,中国城乡发展有着较大的差距,不同地区的乡村间也有着不同的发展问题。问题导向就是要求对区域乡村的发展、规划政策、现状材料等基础性资料进行收集、梳理与分析,并深入地方考察了解当地的城乡发展情况,系统、深刻地认识地方乡村现状,甄别乡村发展的重要问题。准确掌握新的城乡发展关系,分析区域乡村发展的动力机制,对于不同地域乡村面临的不同问题,找准各自的切入点,构建乡村的发展战略路径,引导村庄合理有序发展,重构乡村发展体系,构筑城乡融合的战略布局。
效果导向要以各地区乡村发展实际需求为主,考虑到规划末期要达到的目标成效和整个规划可以实施落地的可能性,科学地设计乡村振兴规划的内容体系和目标指标体系,突显加强本地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重点工作及特色,最后形成符合本地实际的规划内容和主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