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钓小奶鲫?改掉这三个错,钓到的都是大板鲫!

拓荒号:拓荒牛 (开说)

看着鱼桶里扑腾的小奶鲫,你是不是在纳闷:为什么钓上来的却总是这些小家伙?你也明白野钓环境中大板鲫数量少,可旁边的钓友却能接连钓起半斤重的大板鲫,而你的浮漂就像装了弹簧似的,尽是小鱼在闹。这种尴尬的场景,相信每个野钓人都遇到过吧?

下面,你的老钓友悠渔乐好来告诉你原因,是你犯了这三个错,改掉后钓到的都是大板鲫!

一、错把奶鲫当目标鱼来钓

小奶鲫和大板鲫根本就是两种不同的"鱼"。小鲫鱼喜欢扎堆在浅水区,而大板鲫则独来独往待在深水区。

去年秋天在湿地钓鲫鱼,我特意划船到离岸50米远的水域,那里水深3米多,用水下摄像头能看到零星的大板鲫在底部活动。而近岸1米多的浅水区,密密麻麻全是小奶鲫。这就好比学校食堂,低年级学生挤在门口抢食,高年级学生却坐在角落里慢慢享用。

二、饵料弄得又香又软

你是不是习惯把饵料揉得又软又香?担心鱼不好入口?可这样的饵料正好中了小奶鲫的下怀!大板鲫更喜欢天然粗粝的食物。

记得在八一水库,我学着当地老钓友的做法,用带壳的花生枯碾成小颗粒,掺着湖边的湿泥土打窝。挂麦粒进行垂钓,结果窝子里全是板鲫鱼星,钓上来都是半斤左右的鲫鱼。

三、频繁提竿吓跑大鱼

很多钓友一见浮漂动作就急着提竿,这反而把好不容易诱来的大板鲫吓跑了。在历次垂钓中,我注意到一个细节:每当旁边钓友频繁扬竿时,我的浮漂就会突然安静下来。

远离他们,当估摸你的窝子发起来后,改用守钓的方式,每隔半小时换一次饵,留足小心、狡猾的大板鲫吃饵时间,你会发现经过长时间等待后给的都是大板鲫的死口。

说到这儿,想起件有趣的事。有个钓友曾经抱怨:"我用的饵料和别人一样,钓位也只隔了五米,为什么他钓大的我钓小的?"

后来我发现,问题出在他的钓竿颜色上——那根醒目的红色钓竿在水中晃动,谨慎的大板鲫根本不敢靠近。有时候,细节决定成败,这话一点不假。

综上所述,钓不到大板鲫,不是因为技术不如人,而是我们总是用自己的思维去揣测鱼的习性。自然水域本来大鲫鱼少,小鲫鱼多,加之小奶鲫初生牛犊不怕虎,见饵就抢;大板鲫历经风雨,处处谨慎。

但当你学会用大鲫鱼的思维方式来思考,明白它们为什么在这里而不在那里,为什么吃这个而不吃那个,你就会发现,钓获大板鲫是件水到渠成的事。


(家居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