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煲焖鸡香到钻鼻!金黄鸡皮爆汁,配饭能炫3碗

砂锅鸡煲可不是随便的家常菜,早在上世纪初南方食肆就火过!那会儿广州、佛山的街边馆子,常把粗陶砂锅摆门口煤炉上,咕嘟咕嘟焖着鸡,路过的人闻着香就挪不动步。往远了说,清代《调鼎集》里就记载过 “焖鸡法”:“鸡切块,配姜葱,陶锅慢煨,汁浓则鲜”,跟现在的砂锅鸡煲几乎一个路子。老辈人说,以前的砂锅都是手工粗陶,透气性好,焖煮时能让鸡肉慢慢吸满香味还不糊底。民国初年有家 “岭南砂煲馆”,卖砂锅鸡要排队,老板有规矩:每锅必焖 45 分钟,少一分钟都不出。这手艺传下来,成了家常美味,一口下去都是老食光的味道。

刚揭砂锅盖子的瞬间,香味能直接勾住人!白汽 “腾” 地往上冒,裹着鸡肉的鲜、生姜的暖,还有点酱油的咸香,往鼻子里一钻,立马咽口水。再看锅里,鸡块都裹着浓稠的汁儿,鸡皮透亮金黄,边缘微微发焦,筷子一戳,肉汁儿 “滋” 地渗出来。咬一块带骨的,鸡皮脆中带韧,一咬就爆汁,鸡肉嫩得不像话,连骨头缝里都吸满味儿。最后舀点汁儿浇白米饭上,米粒裹着油光,一口饭一口鸡,鲜得舌头都要吞下去,砂锅底剩下的汁儿都想刮干净!

食材选购指南

1.主料鸡肉:选三黄鸡 1000 克(约半只,够 2-3 人吃)。辨新鲜看三点:鸡冠鲜红有弹性、鸡爪捏着能回弹、鸡肉淡粉无血丝异味。

2.生姜:50 克(约 3-4 片),挑表皮干净无黑斑、捏着硬实的,秋冬生姜更辛辣,去腥味效果好。

3.酱油:生抽 30 毫升、老抽 5 毫升,选配料表干净的,生抽要鲜味浓,老抽上色均匀不发苦。

4.季节技巧:春夏选稍瘦的三黄鸡,避免油腻;秋冬选带点脂肪的,焖着更香浓;冬天可加 200 克五花肉,油脂渗进鸡肉更鲜。

烹饪步骤

第一步:处理鸡肉去腥味

把 1000 克三黄鸡剁成 3 厘米见方的块,用清水泡 10 分钟去血水,加 15 毫升料酒、3 片生姜抓匀腌 15 分钟。技巧:泡的时候加一勺盐,更快析出血水;腌时别加酱油,免得肉质变硬。

第二步:炒糖色增香

锅里放 20 毫升食用油,加 15 克冰糖,小火炒到冰糖融化变浅褐色(别炒糊,会发苦),倒腌好的鸡肉,大火快速翻炒,直到鸡肉表面微黄,逼出部分油脂。

第三步:炒香调料打底

锅里留少许底油,加 10 克葱段、2 片生姜、1 颗八角、1 小段桂皮,小火炒出香味,倒 30 毫升生抽、5 毫升老抽翻炒均匀,加 500 毫升热水(别用冷水,避免肉质变柴)没过鸡肉。

第四步:砂锅焖煮革新

把鸡肉连汤倒进砂锅,加 30 毫升啤酒(比传统加清水更鲜,还能去腥味),盖盖子中小火焖 40 分钟。技巧:中途别老开盖,保持温度;最后 10 分钟加 100 克土豆块,吸满汤汁超好吃。

第五步:收汁加配菜

开盖转大火收汁,直到汤汁浓稠能挂在肉上,最后加 50 克上海青(或娃娃菜),煮 2 分钟至青菜变软,撒葱花出锅。革新点:青菜最后加,保持脆嫩,比一起焖更爽口。

最近砂锅鸡煲的网红做法特多,在家试超简单!比如火遍全网的 “芝士年糕砂锅鸡煲”,第四步焖煮时加 100 克芝士年糕,年糕吸满鸡肉汁,咬一口拉丝又爆汁,比韩料店还香。

还有个冷门技巧:焖鸡时加 10 克腐乳(压碎拌进汤里),既能提鲜,还让味道有层次,又不抢鸡肉本味,试过的都夸绝。

怕麻烦的话,可用空气炸锅预处理鸡肉:腌好的鸡块刷油,180℃烤 10 分钟,表皮微焦再进砂锅焖,肉质更紧实还少油脂,夏天吃不腻,跟夜市 “蒜香砂锅鸡” 一个味儿。

另外,出锅前撒点紫苏叶或炸蒜末,香味立马升级,老味道也能吃出新鲜感。

看完是不是已经想炖砂锅鸡煲了?


(家居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