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下肥后,如何判断肥水效果及是否肥起来?

水产人都知道藻类很重要,不仅供应了池塘80%的溶氧,同时氨氮亚盐这些有害物质也要靠它们来吸收和转化。而想要维持池塘有良好、稳定的藻相,就必须定期给池塘下肥,补充藻类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也就是大家说的肥水。那么,池塘下完肥后,怎么判断肥水效果好不好?到底有没有把水肥起来呢?下面详细说明。

首先看水色:池塘水的颜色是有藻类决定的,不同藻类会让水呈现不同颜色,像嫩绿水、黄绿水、还有茶色水都是好水,也是大家想要的水色。正常下肥后,随着藻类数量增加,水的颜色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如果下肥后过了几天,水色没有任何变化,那就代表肥水失败了。

其次看透明度:如果肥水效果比较好,藻类大量增多后水的颜色会变深变浓,透明度就会明显降低。要是毫无变化,也能说明肥水效果不好。

再次测水体指标:藻类越旺盛代谢能力越强,能使水体溶氧和PH值出现明显的差值波动,大家可以在早上7-8点钟和下午4点左右,分两次测水体溶氧或PH值指标,对比两次数据的差值范围,如果溶解氧差值在5毫克以上,或PH值的波动在0.5,就说明藻类培养的很好。当然,这两个指标测任何一个都能说明问题,也不用两个都要测。

如果遇到肥水失败,除了要考虑肥料有没有用对外,还要检查池塘是不是存在阻碍藻类生长的因素,比如水是不是过于浑浊,碱度硬度是不是偏低,浮游虫子是不是太多等,如果有就要及时解决,否则水很难肥起来。


(家居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