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如果要下单买东西,可以点这里。”9月18日,21岁的刘晟宇教老年学员使用智能手机。他认真教大家如何使用手机网购、导航,不时走到老人身边指导。“我的工作就是让爷爷奶奶们每天快乐。”刘晟宇胸前的铭牌上,除了印有姓名,还有他的个人爱好。
刘晟宇在陪伴住在社区的长者。
今年7月,刘晟宇从武汉民政职业学院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入职太保家园·武汉国际颐养社区,成了部门里最年轻的工作人员。3月,刘晟宇就来到这里实习,他所在的部门是“快乐活动部”。
实习不久,刘晟宇感受到挑战,“学过理论,但做具体工作时发现要更有创意,从老人的角度出发”。
社区住了近300位老人,要策划、组织多数人愿意参加的活动,对工作人员是个不小的考验。刘晟宇介绍,每月,家园会为长者举办生日会、迎新会、主题活动、节假日活动,他们需要提前策划,为老人带来惊喜。
每当有老人入住,刘晟宇会主动上门拜访,介绍社区开设的各类课程,带他们参观活动室,他还会询问老人的爱好,希望能为对方找到新生活的“搭子”。
刘晟宇在陪伴住在社区的长者。
在刘晟宇的努力下,桥牌、京剧社团组建起来,志趣相投的老人们有了新乐子。马上,象棋社团也将组建,“有些老人个性内向,我们要尽快让有相同爱好的老人熟起来,帮助他们成为朋友”。
为了上好自己负责的手机课、手工课,刘晟宇查资料备课,根据老人们的关注点调整课程内容。刘晟宇也认识了不少忘年交,长江日报记者看到,每当碰见老人,他都会亲昵地搂着爷爷奶奶问好,“大多数长辈都认识我”。
“养老机构的‘陪玩员’是‘十四五’期间出现的新职业,体现养老服务正从基础的‘生存型’保障,向更高层次的‘生活型’关怀转变。”同事余本燕观察到,刘晟宇个性开朗,对待老人时又不失细心,因为个头高,他常常弯下腰听老人说话。
服务老人的时间越久,刘晟宇越感受到,看似轻松的“陪玩”工作更需要具备爱心和观察力。最近,他开始自学钢琴,还在练习台球、乒乓球,希望提升技能,通过陪伴给老人带来欢乐,“看到爷爷奶奶开心,我也开心,这份工作很有意义”。
记者| 刘晨玮
来源: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