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带孩子出门,安全肯定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在人多的地方,家长更要照顾好孩子。否则,一旦孩子意外走失,对家庭来说将是难以承受的悲痛。
带宝宝出门迷路,爸爸的第一反应不是“报警”
说到“爸爸带宝宝”,很多人脑海里首先想到的就是各种“不靠谱”。甚至在很多情况下,父亲是孩子最大的危险。
最近上海一位宝贝爸爸带着两个宝宝独自出门。结果由于保姆经验不足,照顾不当,三岁的女儿在父亲眼皮底下跑了。
包带着大宝的同时,也非常着急地寻找自己走失的小女儿。但是,因为河边玩耍的人很多,找到一个孩子相当困难,所以爸爸打算寻求帮助。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当父亲着急的时候,想求助的不是警察,是孩子的母亲。都说“找警察难”。孩子丢了这么危险的东西,第一时间不报警,而是选择给孩子妈妈打电话。不得不说,这位父亲的做法真的是“一言难尽”。
宝宝失去父亲时,没有报警而是先找“妈妈”。第一反应说明了问题。
一个三岁的小孩,走丢一个多小时后,被江边的路人看到小孩一个人走,报了警。当警察抱着孩子找到孩子的父母时,才知道孩子的父亲自始至终都没有想到向警察求助,而是给孩子的母亲打了电话。
夫妻俩也仔细找了一个多小时,却把报警的事忘得一干二净。还好孩子最后找到了,没有生命危险。
孩子丢了要报警,这是常识,而这个爸爸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孩子的妈妈。其实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为什么孩子有问题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是妈妈?
其实这种情况很常见,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孩子在学校调皮捣蛋,老师通常是第一个通知孩子的妈妈,而不是孩子的爸爸。
即使我父亲有更多的时间,和我的老师有更多的会面,我的老师在第一时间找我的母亲。这说明,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即使父母双方都是父母,母亲永远是第一个被记住的人。
从怀孕开始,母亲似乎就是孩子的“主要负责人”。怀孕期间的营养由母亲吸收;出生后的母乳也是母亲喂的;宝宝哭的时候,妈妈给的安慰最多。......
可以说,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妈妈参与了所有的成长阶段,而对于孩子来说,谁对妈妈的回应多,谁就习惯了要求更多的帮助。自然,以后有问题,第一个想到的是我最亲的妈妈,而不是时不时走过场的爸爸。
在很多家庭中,虽然父母双方都在场,但子女的事情都落在母亲身上,育儿的压力试图给一方施加压力,不仅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还会让另一方习惯于被忽视或者依赖另一方。
这也解释了上述文章中的父亲在发现孩子丢失时并没有报警,而是给孩子的母亲打了电话。想必在平时的生活中,这个家庭的育儿压力一定是落在了母亲身上,导致父亲遇到问题没有主见。
编辑:李慧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