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就是一种精致小巧的植物,养护不需要花太多时间,不需要太多空间,也不需要太多金钱。
然而印象就是用来打破的,如下面这5种多肉,很多人都想不到“它们居然是吃土大户”,一年能悄悄咪咪啃掉6斤土。
快看看你家里有没有?
⑴钱串
因为外形和古代的铜钱太相似而得名。
为此,很多商家凭借着“养钱串,招财进宝”的噱头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这可苦了不少养钱串的肉友,他们在养殖的过程中发现它虽然在秋冬时节边缘会泛上一层红色,煞是好看,但钱串的繁殖能力太强,简直就是“吞金兽”。
只要处于生长状态就能持续不断的长侧芽,而且连修剪下来的枝干都沾土就活。
为了让它们拥有足够的生长空间,每年的春秋季都要更换盆土以及分株,准备大量适宜它们生长的沙质土。
而且在盆栽的期间,需要多晒太阳以及控水,这样才不会出现徒长的现象,才不会导致叶片稀疏,影响观瞻。
⑵玉蝶
作为多肉里面出了名的“巨无霸”,这种植物养殖得到的情况下可以长到脸盆大。
所以它也比其他的多肉消耗的土壤多得多,毕竟养花先养根,想要根壮就需要足够的土壤作为基石。
一般如果采取盆栽的话,一年至少要更换2次盆栽土,要用种普通多肉大3倍的花盆,用土量自然也是养普通多肉的3倍。
同时还必须使用颗粒土混合营养土,保证土壤具备良好的排水透气性,可以源源不断的提供多种微量元素。
为此,不少养过它的人都大吐苦水:“养一盆玉蝶,每年光给它买土的钱都能再多买两盆多肉了。”
⑶蒂亚
在众多的多肉中,它绝对是“鹤立鸡群”的存在,到了夏天分分钟就徒长成“绿毛怪”;一到秋冬时节就能红成火焰。
而且个子还窜的飞快,几乎一天一大变样,特别是光照不足和土壤不行的情况下,徒长得厉害!
所以如果想要稳住蒂亚,拉住疯长个不停的枝叶,就一定要频繁的更换盆栽土,才能勉强稳住造型。
建议,每年至少更换两次盆栽土,在换土的时候一定要修剪掉病变干枯的根须;还要尽量多晒太阳,少浇水。
特别是在夏季和冬季,极端的气候环境会增加蒂亚徒长黑腐的几率,因而,在浇水的时候,我们还要搭配上杀菌药。
在环境温度不超过30℃的情况下,一直养护在光照充足以及通风良好的窗台等位置上,用颗粒土和营养土混合的土种植。
一旦发现蒂亚徒长,就要立马更换盆栽土,或者是摘心打顶,促进侧枝萌发。
⑷广寒宫
这种植物不仅名字有点儿仙,就连生长速度也像“神仙”一样快,只要有足够的土壤,半年就能从巴掌大长到30cm高。
所以我们在养广寒宫期间就不能用纯颗粒土,一定要用疏松肥沃透气的营养土。
甚至每年的春季和秋季都要更换一次土,要花钱买多肉专用营养土,或自己配置,园区土、颗粒土、腐殖土比例1:1:1混合。
条件允许,建议尽量地栽,这样不仅可以省下买土钱,而且因为场地足够开阔,广寒宫的生长速度还能更快,长得更大。
⑸蓝石莲
虽然这种多肉只是一个普货品种,几块钱就能到手,但却是普货里边的“战斗机”,生长速度飞快,半年就能长爆盆。
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它健壮的根系,蓝石莲的根系非常霸道,花盆有多大它就能长多大,因而,差不多半年就得换一次土,不然植株就会罢工,逐渐停止生长。
建议,一定要使用大一些的花盆种植。
而且在种植的过程中要注意气温的变化,比如,在夏季一定要加强通风、多晒太阳,这样才不至于徒长成“绿白菜”。
此外,每间隔半个月左右就要扭转一下对照光照的角度,让叶片对称生长,这样才能长出完美的莲花形状。
还要尽量管住双手,尽量少浇水,土壤不干透不浇水。在环境温度高于30℃时挪到阴凉的地方,等到叶片微微发蔫时再浇水,有效避免土壤积水导致黑腐病。
写在最后,
不少养过上述这些多肉的人都调侃:“谁养谁得破产”,对此,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