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谁没做过一楼小院的梦啊?
摆张藤椅晒着太阳,旁边月季爬满栅栏,手里端着茶看猫在草里扑蝴蝶——结果真住进去才发现,这梦是裹着糖衣的黄连,咬开全是苦水。
梅雨季的返潮能把人逼疯,墙皮像得了“皮肤病”,一块一块往下掉,手摸上去黏糊糊的,跟摸了把没擦干净的桌子;衣柜里的毛衣长了白毛,我妈说“这哪是衣柜?分明是霉菌培养箱”。夏天的蚊子更绝,像开了场“蚊子演唱会”,晚上想开窗透气?门都没有!叮得你满身包,痒得直抓,比去趟野草丛还惨——这哪是“田园生活”?明明是“蚊子的乐园”。
最闹心的是产权,开发商拍胸脯说“院子归你用”,结果物业一来就说“这是公共绿化带,不能私围”。邻居还凑过来搭话:“你这是占大家地方吧?”当时脸涨得通红,跟吃了苍蝇似的——早知道要查土地使用权,何至于闹得这么难堪?
采光更扎心,朝北的院子连多肉都能徒长成豆芽,茎秆细得跟面条,叶子稀稀拉拉的。
想种菜?
种了几棵小青菜,刚冒芽就蔫得跟没喝水的小孩,哪有“自己种的菜香”的幸福感?顶多是“自己种的菜死得快”的挫败感。
不过踩坑多了也摸出点门道:藤本月季得种,我家沿栅栏种了两棵,两年爬满墙,既挡了对面楼的视线,又防了高空抛物——上次楼上掉个矿泉水瓶,正好砸在月季丛里,没伤着人,算捡了便宜。
太阳能灭蚊灯要选好看的,像景观灯带似的,晚上自动亮,蚊子扑上去就没影,比喷杀虫剂管用多了,至少不用闻刺鼻味儿。
还有玻璃顶棚?
千万别装!
去年我家装了,夏天跟蒸笼似的,站五分钟出一身汗;下雨时更要命,雨点砸玻璃跟打鼓似的,吵得人睡不着——后来拆了换防腐木花架,种了紫藤,现在夏天遮得严严实实,风一吹还有紫藤香,比玻璃顶强一百倍!
现在我家院子倒有了点模样:石板路上遛狗,鹅卵石缝里冒酢浆草,紫色小花星星点点的,挺治愈。
其实一楼院子哪是“人间理想”?是得花心思“养”的——就像养孩子,先摸清脾气再慢慢调。
你说要是早知道这些坑,是不是能少走点弯路?
所以想冲一楼小院的朋友,别急着做梦,先去查产权、看楼间距、测采光——毕竟种花容易,养房难啊!
要是连这些都没搞清楚,再美的梦,不也得碎成渣吗?
每天蹲在院子里拔草,看酢浆草开得热闹,倒觉得之前的糟心都值了。
原来最动人的从来不是“完美的院子”,是踩过坑、补过洞,慢慢把日子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你说,这算不算另一种“田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