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干菜的做法,最早能追溯到明清时期。那时候南方农家没有冰箱,秋天芥菜丰收,就用盐腌后晒干储存,既能留住蔬菜的鲜,又耐放,慢慢成了南方人家的 “看家菜”。
在绍兴、徽州一带,梅干菜早年可是 “硬菜” 的代名词 —— 只有逢年过节,才会拿它配排骨、五花肉蒸着吃。不像现在随时能做,过去农户家蒸这道菜,得提前大半天泡梅干菜,排骨要腌够味,蒸的时候还得用土灶柴火慢蒸,图的就是那股子透骨的香。
虽说古籍里没专门记载 “梅干菜香菇蒸排骨”,但老辈人传下来的做法,藏着的是南方人对食材的珍惜:把普通的蔬菜腌制成梅干菜,再和肉搭配,让咸香的菜吸满肉汁,肉又带着菜的清爽,不油不腻,这就是最朴素的饮食智慧。
刚掀开蒸笼盖,热乎气 “腾” 地一下冒出来,先闻到的是梅干菜的咸香,接着肉香裹着香菇的鲜劲往鼻子里钻,勾得人直咽口水。
再看盘子里:排骨块头均匀,裹着浅浅的酱色,油亮亮的却不腻;梅干菜吸饱了肉汁,变得软乎乎的,黑中带点油润,看着就入味;香菇的边儿都吸得发皱,捏一下还能挤出鲜汁。
用筷子夹起一块排骨,轻轻一抿,肉就脱骨了 —— 咸鲜里带着梅干菜的回甘,香菇嚼着比肉还香,连骨头缝里的肉都要唆干净才肯丢。要是配着白米饭,挖一勺梅干菜和汤汁拌进去,一口饭一口排骨,根本停不下来!
食材选得对,味道才够正
【必备食材及用量】
【选购技巧】
5步蒸出鲜掉眉的排骨,比传统做法更入味
第一步:处理排骨 —— 温水泡 + 精准焯水,不腥更嫩
把 500 克肋排切成 3 厘米左右的块,放进温水中泡 20 分钟(别用冷水,温水能更快泡出血水);接着烧一锅水,加 1 汤匙料酒、1 片生姜,水开后放入排骨焯 1 分钟,撇去表面的浮沫,捞出用温水冲干净(用热水冲会让肉变柴,这点很关键!)。
技巧:焯水时别煮太久,1 分钟够了,避免肉变老;冲干净的排骨控干水分,后续更易入味。
第二步:泡发梅干菜 —— 加生抽腌,香味翻倍
50 克干梅干菜用温水泡 30 分钟,泡软后淘洗 2-3 遍(洗掉表面的浮尘),挤干水分;往梅干菜里加 1 茶匙生抽抓匀,静置 10 分钟(传统做法直接蒸,加生抽腌能让梅干菜更鲜,味道更足);15 克干香菇用温水泡发,泡软后去蒂切成两半,泡香菇的水别倒(过滤掉杂质,后续用)。
第三步:腌制排骨 —— 按摩 + 静置,每块都入味
焯好的排骨放进碗里,加 2 汤匙生抽、1 茶匙老抽、1 茶匙白糖、2 克盐、2 片生姜丝,用手抓匀,轻轻按摩 1 分钟(让调料裹满每块排骨),静置 20 分钟。
技巧:要是喜欢更浓的味,可加 5 毫升蚝油;腌制时间别太短,20 分钟能让排骨充分吸味,着急的话最少也要 10 分钟。
第四步:铺盘 —— 分层摆放,味道融合更透
准备一个深盘,先把腌好的梅干菜铺在盘底,再把切好的香菇摆在梅干菜上,最后把腌制好的排骨一块一块码在最上面,淋上 2 汤匙过滤后的香菇水(传统做法直接蒸,加香菇水能让三者味道更融合,还能避免蒸出来太干)。
技巧:别把排骨叠在一起,铺得均匀点,蒸的时候受热更均匀,每块都能熟透。
第五步:蒸制 —— 火候 + 时间把控,肉脱骨还嫩
蒸锅加水烧开,把盘子放进蒸锅(记得用蒸架,别让盘子直接泡在水里),盖上盖子,先大火蒸 10 分钟(让排骨快速定型锁味),再转中火蒸 40 分钟(小肋排 35 分钟够了,大排要 45 分钟)。蒸好后别马上开盖,焖 5 分钟再端出来,香味更足。
技巧:没有蒸锅的话,用电饭锅的 “蒸饭” 功能也能做,时间一样,记得在电饭锅底部加水,别烧干。
现在大家都爱 “少油少盐健康吃”,这道梅干菜香菇蒸排骨刚好符合 —— 蒸制不用额外加油,比红烧、油炸健康多了,老人小孩都能吃。
还有个冷门小技巧,很多人没试过:蒸排骨时加一丢丢白胡椒粉(约 1 克),能提鲜还不冲,梅干菜的咸香和肉的鲜劲会更突出;要是喜欢吃辣,可在腌制排骨时加半勺辣椒粉,做成香辣版,配米饭更开胃。
最近刷到的 “梅干菜扣肉卷”“梅干菜排骨焖饭”,其实和这道菜原理一样,都是靠梅干菜吸肉香。比如做焖饭,把泡好的梅干菜、香菇、腌制好的排骨和大米一起放进电饭锅,加平时煮饭的水量,一键搞定,懒人的福音;还有网红 “空气炸锅版”,把排骨和配料放进空气炸锅,180℃烤 25 分钟,中间翻一次面,外皮会有点焦香,口感更特别。
你们家做梅干菜排骨的时候,会加香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