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夫妻婚姻出了问题,都会纠结:离婚,还是为了孩子凑合过?
不管选哪种,如果处理不好,都会对孩子的伤害特别大。
这里说两个案例,或许你会知道该如何选择。
第一个案例:35 岁的王女士和前夫 3 年前离婚了,儿子今年 5 岁。
离婚是因为王女士怀疑前夫出轨,没有证据却整天吵翻了天,气头上就离了。
孩子和房子归了她,但两人一起做生意还欠着债,房贷每月都要还。
她只能找一些时间自由但收入低的工作,一个人带孩子,日子过得紧巴巴。
离婚时,约定好前夫可以随时来看孩子,每次前夫来接孩子,把孩子宠上了天,孩子想打游戏就使劲玩,想吃辣条、冰淇淋就买,前夫的理由是 “好不容易见一次,得对孩子好”。
前夫还跟孩子说 “你跟着妈妈受苦了”,孩子不懂事,回来就跟妈妈说,说 “爸爸对我好,妈妈对我不好”。
王女士是又气又心疼,自己累死累养育孩子,反倒成了 “坏妈妈”。
后来,前夫再婚生了孩子,接孩子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偶尔接过去直接扔给爷爷奶奶带。
孩子慢慢知道爸爸只对新的弟弟好了,去超市看到喜欢的东西也不敢要了,还对妈妈说 “妈妈赚钱最辛苦了”。
其实,王女士心里清楚,孩子怕自己像爸爸一样,不想要他了,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时,王女士总是会后悔:当初忍忍不离婚,孩子就能有个完整的家了。
第二个案例:一位 45 岁赵先生,和老婆各玩各的,达成了共识 “为了孩子不离婚”。
他们以为在孩子面前藏得很好,孩子也很争气,从小成绩好,还考上了南方的 985 大学。
孩子毕业后,他们想让孩子回本地工作,孩子一口拒绝了,说当初报考南方的大学,就是想离这个家越远越好。
孩子还揭穿了父母:“你们的事,我初中就知道了,只是懒得说,你们还不如早点离婚,我早就没有家了,这辈子我不会结婚、要孩子,我不想让我的孩子过我这样的日子。”
赵先生听到孩子说的这些话,他整个人愣在了原地,原来孩子一直都知道,瞬间整个人都崩溃了。
以上这两个案例告诉我们:离婚或者凑合过,本身对孩子的伤害很大,关键在于父母处理婚姻问题的态度。
父母本该是孩子的 “靠山”,如果父母的婚姻过得很糟糕,要么会像第一个案例哪种冲动离婚后,一方宠溺孩子、挑拨亲子关系;
要么像会第二个案例里,表面凑活过日子,孩子却早就看穿了,孩子都会很受伤。
对孩子来说,一个充满争吵、冷漠或谎言的 “家”,不如父母各自安好、真心关爱他的环境。
校对 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