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种出高产粉罗兰番茄?关键技术大揭秘!

基于社会层面的需求,探索粉罗兰番茄高产栽培关键技术,在实际栽培中总结经验,优化栽培进程,减少内外部因素对粉罗兰番茄栽培过程的负面影响,把握各个环节的关键技术,以提升栽培效益。

1 选地与轮作

选择地势较高、阳光充足、排灌方便的小麦田或者水稻田种植粉罗兰番茄。轮作作物可选择水稻田,切忌与辣椒、烟草、茄子、马铃薯等茄科作物轮作。

2 播种准备

2.1 固定杆准备

以竹竿为固定杆,插杆长 2.17 m,横杆长短均可,固定杆 2800~3000 根/667 m 2 。

2.2 营养球制作

选用岩窝泥或者本田泥制作营养球,通过 2 cm的筛子将泥土过滤为两堆,各 1000 kg,适用于 18m 2苗床。其中一堆 1000 kg 泥土中加入 150 kg 清粪水、5 kg 磷肥、4 kg 过磷酸钙、500 g 金满地搅拌均匀,覆盖一层地膜,发酵 15 d 左右,再捏成鸡蛋大小的营养球,若泥土比较干,需要加入适量清水,保证捏起来不散,营养球不能太紧或者太散;另一堆 1000 kg 泥土中加入适量清水、100 g 金满地,制作苗床的盖面泥、垫底泥 。

2.3 苗床制作

取出部分垫底泥铺到苗床底部,压实后形成排水层;盖面泥过土筛,留待后续使用。挖出标准厢(长×宽×高为 3 m×1 m×0.05 m)作为苗床,摆放营养球,球间距 5 cm×5 cm,深度以球体 1/3 嵌入垫底泥为宜。

3 播 种

3.1 种子处理

包衣种子直接播种,营养球,非包衣种子,在播种前 3 d 晒 3 h 左右,利于种子萌发,将种子浸入30 ℃、含高锰酸钾的温水中浸泡大约 20 min,再用清水冲洗种子,最后用 30 ℃温水再次浸泡 30 min,晒干后种植 。

3.2 播 种

选择 4 月 5—10 日播种,设置播种量:10 g/667 m 2 。灵活选择播种技术,包括两种:一种是直接播种法,用半径 0.5 cm 小木棒在营养球中间插出一个 1 cm 的小孔,将番茄种子放入孔中,再将苗床制作中剩余的垫底泥均匀撒在厢面上,填满营养球间的缝隙,覆好盖面泥,盖地膜前浇适量清水,盖膜后插拱架,拱架上覆盖一层无纺布,等待 5 d 后查看苗出土状况,在出苗率超过 90%时揭地膜,夏季温度过高时适当遮阴,切忌遮盖过严,避免出现立枯病、根腐病、猝倒病。另一种是假植种法,1 个标准厢用 5 g 种子均匀撒在苗床上,浇透水,盖好地膜,插拱架,盖无纺布,5 d 后观察种子出苗状况,在出苗率超过 90%时揭地膜,温度>20 ℃时适当遮阴,等待苗高>2 cm 时,将粉罗兰番茄苗假植到营养球中 (图 1)。

图1 粉罗兰番茄育苗

4 苗床管理

高温天气下,每日揭开苗床膜通风透气,避免苗徒长,拱架上可用谷草、树叶等遮阴,维持白天苗床温度 20~25 ℃,夜晚 12~16 ℃;苗高超过 4 cm 时,严控水分,观察到苗床有发白迹象,适当浇水,用敌杀死、死苗一号等药剂对水喷洒在苗床上;待苗高>5 cm时炼苗 5 d 后移栽。

5 移 栽

在粉罗兰番茄苗 5~8 cm 高时,选择晴天移植,挖厢保持沟深底平,控制沟深≤30 cm,保持厢面呈瓦片形,避免厢面积水影响苗生长,滋生病菌,尽量移栽壮苗,剔除其中的小苗、弱苗、歪苗、病苗。挖厢时,不同肥力的土壤栽种参数有一定差异,如表 1 所示。施肥原则控制秧苗间距>5 cm,避免烧根;移栽当天,用杀虫剂喷洒在苗根部附近 。

表1 粉罗兰番茄苗移栽不同肥力地块开厢参数

6 防止落花

15 ℃以下粉罗兰番茄不能开花,且低温会影响授粉、受精,为避免落花,需做好以下工作:用 15~20 mg/L的 2,4-D 蘸花,结合落花情况灵活使用。注意不能粘到茎叶上,否则可能导致茎叶畸形。

7 中耕划锄

中耕划锄是疏松土壤、保墒、提升地温的关键技术,在番茄定植后,浇 1~2 次水,抓紧划锄,先浅划、再深锄 。

8 蹲 苗

蹲苗需结合粉罗兰番茄苗品种特点、土壤、植株长势等灵活进行,若水分管理不到位,会有营养生长过剩问题,不利于开花结果。在开花前蹲苗,待第一穗果长到核桃大小时结束蹲苗,进行浇水。针对无限生长型的早熟品种,移栽后浇透缓苗水,待幼苗恢复生机,新叶展开,再蹲苗。砂土地,尽量缩短蹲苗期,而一些保水性比较好的黏土地,可适当延长蹲苗期。

9 施 肥

9.1 施肥技术

粉罗兰番茄产量高,耐肥能力强,需肥量大,在生产中需要大量的钾、磷、氮、钙、镁等元素,不同时期所需的元素不同,施加的肥料也会有所不同。育苗阶段,钾、磷、氮肥质量比为 2∶2∶1;幼苗期主要施加氮肥;开花结果期,氮肥占比 50%,钾肥占比 32%;收获期氮肥 36%,钾肥 20%。

9.2 施肥配方

结合番茄对各类营养元素的具体需求可灵活进行各类元素配比,或者进行专用控释肥配比(N-P 2 O 5 -K 2 O),包括 17-9-19 (S)、18-9-18 (S)、22-8-12 (S)。

9.3 施肥方法

均匀施撒在地表上,翻耕、耧平耙实,或者选择条沟施,翻土 6~8 cm 深。种肥隔离,在种子侧下方 6 cm左右位置施肥。

10 整 枝

结合种植密度、肥力等状况灵活选择整枝方式,密度 1800~2000 株/667 m 2 时,选择双干整枝方式;密度2200~2500 株/667 m 2 时,选择单干整枝方式。待苗移栽 15 d 后,将一根插杆(长度 2.2 m 左右)插在距离每株番茄旁边大约 0.03 m 的位置,每 4~5 根插杆顶端布置 1 根横杆,绑扎插杆,紧固处理,以提升插杆稳定性;观察到苗生长到 0.8 m 左右时用布条绑蔓,按照“∞”结构捆绑,避免伤到番茄苗。单干整枝时,只保留主枝即可,双干整枝时保留一个主干及一个健壮侧枝形成双干。结合植株长势打顶,抹除超过 3 cm 的侧芽,雨天、露水较多时不能摘芽,否则易引发病害。结果后,每个花序只保留 4~5 个果(图 2),若是留太多果,可能会因营养不足造成番茄果实小。

图2 每个花序只保留4~5个果

11 适时采收

粉罗兰番茄是无限生长型早熟品种,果实成熟期包括以下四个时期:白熟期,果实已经充分长大,从绿变白,若是用于贮藏或者远程采摘,此时即可采摘,完成采摘后,经过后熟变色。着色期,果顶部慢慢着色,直至 1/4 果实着色,若是直接供应本地市场,此时可以采收,等待 1~2 天会全部着色。成熟期,果实已经有了品种特有的色泽,此时营养价值最高,最适合生吃,采收后适宜就地供应,不适合长途运输了。完熟期,果实已经变软,此时含糖量最高,采收后用于制作果酱或者留种。

12 病虫害防治

12.1 病害防治

粉罗兰番茄病害以晚疫病、病毒病、青枯病、灰霉病等为主(图 3)。以病毒病为例,主要症状有黄顶、卷叶、丛生、条纹、花叶等。为避免病毒病传播,可喷洒2.5%中保蚜无踪乳油 1000~1500 倍液,若是已经发病,可喷洒 40%克毒宝可溶性粉剂 1000 倍液,每隔 1周喷洒 1 次。番茄晚疫病的危害症状包括幼苗期叶片出现暗绿色水渍状病斑,逐渐蔓延到茎和果实;茎秆出现黑褐色腐败状;果实初期为油渍状病斑,后期变为深褐色并出现白色霉层。晚疫病可用霜脲锰锌防治,正确的使用方法是按照说明书指导的剂量进行,通常每667 m 2 不超过 180 g,且最佳喷洒时间为早晨或傍晚。若使用过量,霜脲锰锌会对番茄产生药害,症状包括叶片变黄、干枯乃至卷曲,严重时将大幅减产。

图3 番茄病毒病

12.2 虫害防治

虫害主要有白粉虱、蚜虫、蛴螬、蝼蛄、地老虎等,以地老虎防治为例,可通过秋翻消灭地老虎的卵、幼虫。可通过糖醋液或挂粘虫板诱杀成虫(图 4)。

13 结 语

综上,就粉罗兰番茄高产栽培关键技术展开了具体化探究,以上提出的各类技术是在文献搜集、实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因此具备较高的可行性,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粉罗兰番茄栽培环境,能有效提升粉罗兰番茄栽培效果。


(家居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