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里,天气潮热闷湿,人们的食欲都比较差,身体往往都比较虚弱,所以到了立秋,民间便讲究“贴秋膘”,吃营养的食物,来弥补夏日里的消耗,同时也为秋冬的寒冷日子存储能量。不过夏秋更替,气候上的变化是比较明显的,其中最显著的便是空气,由原来的潮湿变成了现在的干燥。同时温度也有所下降,可以明显感受到清凉之意。而且在季节变换的时候,我们的脾胃也比较敏感,所以在饮食上要懂忌口,不能随意乱吃。下面就来跟大家分享立秋后饮食上的讲究,少吃2菜,多吃2肉和2谷,养阴润燥健脾胃,别大意了,来看看吧~
少吃2菜
韭菜,其从春季开始返青后,一茬一茬地接连生长,这是比较特殊的一种生长方式,如今到了现在,其已经变得比较老了,其中的纤维比较粗,而且味道也比较差。脾胃较弱的话,还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和腹泻,所以说这段时间没有必要吃。
苦瓜,暑热天里,人们都喜欢吃点它,开胃下饭,清热解暑,不过其本身比较清凉,到了立秋后就要少吃了,容易增加凉燥之感,也会刺激脾胃,引起肠胃不适等。如果特别想吃的话,最好炖汤或是炖肉,彻底热透后再吃。
多吃2肉和2谷
2肉
鸭
肉类是营养的最为直接的来源,也是最容易吸收利用的。秋后进补可以多吃些鸭肉,其属于比较清凉的肉类,有助于缓解秋燥,滋润脾胃,保护肝脏,强壮体质等。而且其味道鲜美,没有什么肉腥味,烹制起来也容易熟。
1、将其清理好,剁成小块,要仔细搓搓,把杂质都搓掉,之后擦干。
2、多准备些紫苏叶,清洗干净,沥水待用。
3、起锅放油,令其彻底热透,把鸭肉倒进去,反复去炒一会儿,令肉质收紧变黄。
4、其中烹入老抽,冰糖,把颜色炒匀,倒入热水焖四十分钟左右,令其彻底熟透。最后把紫苏放进里边,再调些盐,翻炒匀焖十分钟。即刻关火盛出来。
排骨
一直以来,排骨也是很多人喜欢的滋补肉类,其肉质相对来说比较嫩,且富含骨胶原,氨基酸,磷脂,锌,铁,钙等,有助于缓解虚乏,补充脑力,强健骨骼等。这个季节用来炖汤更舒坦。
1、先将其剁得小一点,仔细搓洗干净。之后放到锅里,并注入宽水,将其煮透,捞起来待用。
2、搭配山药更营养,需要将其削皮并洗净,切成小段。
3、锅里重新加水,将排骨放进去,加点葱段以及生姜,煮沸后就把火调小,慢慢炖一个半钟头。
4、搭配的山药倒里边,再炖半个钟头,食材炖透后,撒点红枸杞,盐,就可以关火了。
2谷
玉米
如今正是玉米大量上市的时候,特别便宜。其可是民间的“黄金谷物”,蕴含着更加丰富的营养,维C,维E,粗纤维,黄色素,铁,锌,镁,铜等,有助于保护脾胃,预防便秘,润燥解乏,促进代谢等。不仅可以煮着吃,打米糊更香浓。
1、剥一些新鲜的玉米粒,大约50克,放到碗里。
2、同时在准备大米和糯米各10克,枣四五个,洗好之后剪开,把核去掉。
3、把食物都放进破壁机里边,倒入大概800克的饮用水,之后我们用米糊的方式来煮。煮好之后用细眼滤筛过滤一遍,这样喝起来更加细腻顺滑。
小米
季节更替之际,要常吃点小米,其是滋养脾胃的高手,也是养阴润燥的佳品。不仅可以煮粥,制作成发面食物也很美味,脾胃更舒坦。
1、前一天晚上淘洗100克小米,接着再多加点饮用水,在冰箱里边泡一晚上。
2、第二天我们将其端出来,水分保留少许,倒在料理机中,搅打成米浆。
3、倒出来之后,放点糖,酵母,再补充一点牛奶,拌匀后放蛋糕粉或是低筋粉,继续调成糊。
4、等四十分钟左右,米糊中出现大量的气泡,用蛋抽拌一拌,继而倒在纸杯里边,撒上蔓越莓。
5、在锅里等一会儿,直到看起来高度有爬升,把火打开,四十分钟左右,其凝固成型,体积膨胀 ,这时候就蒸好了。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记原创,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欢迎大家关注,点赞,收藏和转发!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