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饮食讲究“少辛多酸”,8种食物要常吃,顺利过完“多事之秋”

大家发现了吗?这些天天气已经没有那么炎热了,明显凉快了不少,尤其是几场秋雨下来,凉气就变得更足了,这个时候暑气已经消散,很多人也开始换上了长衫,这个时候其实我们身体内部也经历了一场无声的换季。当你出现口干舌燥,皮肤干痒,甚至是出现咳嗽心烦,这正是“秋燥”在作祟。所以要注意,饮食的一个调整。

在中医养生智慧中,秋季与“肺”相应,最忌干燥。而饮食上,“少辛多酸” 正是应对秋燥、安稳过渡到冬天的核心秘诀。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要顺应时令饮食。

秋天,为何要“少辛多酸”?

少辛,并非完全不吃,而是减少生姜、辣椒、大蒜、韭菜等辛辣发散之物的摄入。因为这些食物性热,会助长体内的“燥气”,如同“火上浇油”,导致人体津液耗伤,加重口干、便秘等问题。

多酸,酸味食物,如山楂、葡萄等,其特性是“收敛、固涩”。秋天是“收敛”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应从体表逐渐收拢回体内。多吃酸有助于收敛肺气,滋润身体,防止津液过度耗散,从而缓解秋燥的各种不适。

理解了这一底层逻辑,以下8种“明星食物”便是您安稳度过这个“多事之秋”的得力助手,那么这8种食物分别是什么呢?

第一种:山楂

它被誉为是开胃消食的“红宝石”,在秋天的时候,我们贴膘,易积食。山楂酸甘,是化解肉食积滞的“高手”,能有效促进消化,增进食欲。

在吃法上,可以尝试山楂苹果汤,将山楂与苹果同煮,不加糖,利用苹果的天然甜味,成就一杯温润的餐后饮品,既解腻又润燥。

第二种:葡萄

它是补气血的“能量果”,秋乏缠人?葡萄富含铁和糖分,能快速补充能量和气血。其酸味能收敛,甘味能补益,是典型的“酸甘化阴”之品,有助于生津液、润秋燥。

我们可以将葡萄看成“天然补液盐”。运动后或感觉疲惫时,吃一串葡萄,比喝功能性饮料更自然、更滋养。

第三种:石榴

它是抗氧化“女王”,石榴晶莹剔透,正应了中医“以形补形、以色补色”的肺脏之果。它富含花青素和鞣花酸,抗氧化能力卓越,能帮助身体抵抗秋季的环境压力。

将石榴籽撒在沙拉或酸奶中,不仅增添爆浆口感,更是为身体撒下一把“抗氧化颗粒”。

第四种:柚子

它被誉为是秋燥“消防员”,柚子性寒,味甘酸,最能清热化痰、润肺清肠。对于缓解秋燥引起的咳嗽、口干、便秘有奇效。

这里提醒大家,别扔掉柚子皮!柚子皮(橘红部分)理气化痰的功效更佳。可以做成蜂蜜柚子茶,将果肉与皮一同熬制,是润肺防燥的绝佳饮品。

第五种:莲藕

凉血生津的“地下雪梨”,秋藕最养人。生藕性寒,能清热生津,缓解烦渴;熟藕性温,能健脾开胃,益血养心。

将生藕榨汁,加入少许蜂蜜,便是一杯对付秋燥咳嗽的“天然止咳糖浆”。对于肺热干咳有很好的辅助缓解作用。

第六种:山药

它可是健脾润肺的“平价人参”,山药色白入肺,味甘入脾,是“培土生金”的典范。它通过强健脾胃(土),来滋养肺脏(金),从根源上增强抵抗力,抵御秋季呼吸道疾病。

将山药泥作为汤羹的“天然增稠剂”,代替部分淀粉,口感顺滑,营养倍增。

第七种:秋梨

它是润燥的“百果之宗”,梨,是应对秋燥当之无愧的C位。它汁水丰盈,能生津、润燥、清热、化痰。

我们常吃的是川贝炖梨,但也可以尝试更便捷的“蒸梨”。将梨顶部切开,挖去核,放入几粒花椒,盖上“盖”蒸熟。花椒性温,能平衡梨的寒性,增强温润止咳之效,特别适合体质偏寒的人。

第八种:蜂蜜

这可是润肠通便的“百花精华”,蜂蜜质地柔润,能润燥滑肠,是缓解秋燥引起便秘的佳品。其温和的滋补之性,能调和百味,作为“多酸”饮食的天然甜味剂再合适不过。

早晨空腹一杯温水蜂蜜,唤醒肠道;睡前一杯温牛奶蜂蜜,助眠安神。它是贯穿秋日早晚的“润燥守护者”。

笔者认为,秋天,并非“多事”,只是大自然给我们一个调整的信号。遵循“少辛多酸”的原则,将这8种食物巧妙融入一日三餐,便是在用最温和的方式,为身体积蓄能量,润泽内外。让我们用舌尖感知季节,用智慧滋养身心,从容不迫地迎接冬日的到来。这样日子也会越来越舒坦。


(美食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