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这玩意儿不是别的,是直接入口的东西,关系到健康和安全。顾客要求透明标注预制菜,这算过分吗?这不是挑刺,而是最起码的知情权。结果资本倒好,一张嘴就成了“消费者太苛刻”,摆出一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架势。
我就想问,为什么有钱人自己吃饭要讲究绿色有机、无添加,轮到普通人,连知情权都成了奢望?你说你卖料理包也行,但请堂堂正正告诉我,这是预制菜,我要不要点是我的自由。偏偏一些企业还要喊口号、抱团取暖,把合理的维权渲染成“逼迫行业倒闭”,这逻辑简直可笑。
更讽刺的是,平时行业赚钱盆满钵满,从不提消费者一分功劳;一旦市场不行了,就把锅甩到消费者“不宽容”。这不是“顾客是上帝”,而是“顾客是提款机”。
老百姓下馆子,本来就是图个新鲜、现炒、有人情味。结果花高价买回来的,竟是厨子偷懒拿料理包糊弄。消费者愤怒,不是没理由。钱谁都爱,但真心希望餐饮企业揣兜里的,还是“良心钱”。
问题不在于消费者苛刻,而在于资本太傲慢。说到底,尊重消费者,才是行业活下去的唯一底线。
你觉得呢,预制菜标注该不该写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