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强调:得了糖尿病,牢记“5不要”,干得越多血糖越高?

糖尿病管理确实需要特别注意日常习惯,但与其关注“不要做什么”,不如把重点放在科学控糖方法上。血糖控制是个系统工程,需要从饮食、运动、监测等多方面入手。

一、控糖饮食的黄金法则

1、主食选择有讲究

优先选择低GI值的粗杂粮,如燕麦、荞麦等。每餐主食量控制在拳头大小,搭配足量蔬菜。

2、蛋白质摄入要充足

每天保证鸡蛋、瘦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来源。蛋白质能延缓胃排空,避免餐后血糖骤升。

3、进餐顺序影响血糖

建议先喝汤,再吃蔬菜,最后吃主食和蛋白质。这种进餐顺序能显著降低餐后血糖峰值。

二、科学运动的控糖秘诀

1、有氧运动要规律

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运动时间最好安排在餐后1小时左右。

2、抗阻训练不可少

每周2-3次力量训练能增加肌肉量,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可以从弹力带训练开始。

3、避免久坐不动

每坐30分钟就起身活动2-3分钟,简单的伸展运动也能改善血糖代谢。

三、血糖监测的正确姿势

1、监测时间要科学

除了空腹血糖,更要关注餐后2小时血糖值。血糖波动大时要增加监测频率。

2、记录分析很重要

建立血糖日记,记录饮食、运动和用药情况,帮助找出影响血糖的关键因素。

3、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

每3-6个月检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了解长期血糖控制情况。

四、心理调适的隐藏价值

1、压力管理很关键

长期压力会升高皮质醇水平,导致血糖升高。可以尝试冥想、深呼吸等放松技巧。

2、保证充足睡眠

睡眠不足会影响胰岛素敏感性,建议每天保持7-8小时优质睡眠。

3、建立支持系统

加入糖友互助小组,分享控糖经验,能显著提高管理效果。

五、用药管理的注意事项

1、遵医嘱规律用药

不要自行增减药量,出现低血糖要及时处理。

2、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某些药物可能影响降糖药效果,就诊时要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

3、定期复诊调整方案

随着病程进展,治疗方案可能需要调整,建议每3个月复诊一次。

控糖是个长期过程,需要耐心和坚持。与其纠结于各种禁忌,不如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记住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找到适合自己的控糖节奏最重要。现在就开始行动,用正确的方法守护健康!

温馨提示:内容中医疗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不构成用药指南,不作诊断依据,无行医资格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美食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