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街头巷尾的糖炒板栗香渐渐浓郁,饱满的板栗成了不少人的“心头好”。它不仅口感粉糯香甜,还富含维生素C、钾元素和膳食纤维,是秋冬里的天然营养小零食。但医生也提醒,板栗虽好,吃起来却有不少讲究,这几个要点得记牢。
首先是控制食用量。不少人抱着一袋板栗不知不觉就吃完了,却不知板栗的热量并不低——每100克板栗约含214千卡热量,相当于大半碗米饭。过量吃不仅容易让人发胖,还会因摄入过多淀粉加重肠胃负担,出现腹胀、消化不良的情况。一般来说,每天吃5-10颗板栗就够了,既能解馋,又不会给身体添负担。
其次要选对食用方式。糖炒板栗是最受欢迎的吃法,但炒制时往往会加糖,额外增加糖分摄入,血糖控制不佳的人要尽量少吃。相比之下,水煮板栗或清蒸板栗更健康,能最大程度保留营养,也更适合控糖人群和老年人。另外要注意,别吃生板栗,生板栗质地坚硬,淀粉难以消化,容易刺激胃黏膜,煮熟煮透后再吃更安全。
还要留意食用时间。很多人把板栗当零食,在饭后随手吃,这样容易让热量叠加。其实更建议把板栗安排在两餐之间当加餐吃,比如上午10点或下午3点,既能补充能量,又不会影响正餐食欲。吃的时候最好慢慢嚼碎,帮助淀粉初步分解,减轻肠胃消化压力。
最后得学会挑板栗、存板栗。选板栗时要挑外壳完整、无虫眼、手感沉甸甸的,这样的板栗新鲜饱满,水分足。买回家后别敞口放,可装在透气的布袋里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受潮发霉——发霉的板栗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误食会损害肝脏,一定要直接扔掉。
板栗是秋冬的“宝藏零食”,但“美味不可多贪”。牢记这些要点,科学吃板栗,才能既享受到它的香甜,又吃得健康安心。这个板栗季,不妨带着正确的吃法,好好感受这份来自秋天的馈赠吧。
编辑:陈方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