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电商在线
今年618,京东悄悄在餐饮战场落下一枚重子。
京东618发布会上,官方宣布将引入十大网红餐饮品牌及本地非遗、老字号,将在今年618大促期间于哈尔滨开出首家餐饮集合店“七鲜美食MALL”。从幕后配送的“跑腿小哥”摇身一变,这一次,京东直接开起了美食城,打响一场流量、场景与效率的新战争。
京东做线下,不是第一次。
此前,京东就先后在线下布局过家电、母婴和生鲜等品类的线下店铺。从家电家居、生鲜超市再到线下堂食,京东的跨界步伐越迈越大,这次瞄准的,也显然不仅仅是消费者舌尖上的生意——京东外卖日订单量已突破2000万,在线上流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京东开始在线下亲自揽客,也进一步布局自己的线下业态。
但餐饮业向来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即便如美团、饿了么这样早早入局本地生活和外卖的老玩家,也没有自己亲自下场,在线下布局过餐饮。来势汹汹的京东面临着不小的压力,也意味着要直面更挑剔的客群和更复杂的运营难题。
而将时间线拉长,纵观京东在线下的左奔右突,也能看出京东想要撬动的不仅仅是本地生活市场,还有更多的生活场景,在线上流量逐渐到顶之际,努力跑出一条新的增量之路。
在淘宝、拼多多和抖音都在忙着做618电商大促之际,“猫狗拼”三巨头之一的京东,却悄悄在线下开起了美食城。
这家名为“七鲜美食MALL”的美食城尚未开业,据京东官方消息透露,美食城位置在哈尔滨的革新农贸市场商圈,将汇聚本地老字号、非遗美食和网红小吃,以“好吃、放心、便宜”为主张,主打“品质堂食+品质外卖”,还会实现100%后厨直播。
美食城,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指的是各种连锁快餐店扎堆的场所,往往和购物场所或者游玩场所结合,主要目的就是承接游客、购物者的平价饮食需求。
概念传到中国,就成了一个个坐落于城市商圈或是各大景区附近的餐饮场所,汇集着米面快餐,咖啡奶茶,烧烤炸鸡等各种平价、快捷的美食。
这几年挤满了年轻人的购物中心B1层,其实就是一个美食城。
从选址来看,七鲜美食MALL同样遵循了美食城的定义。
革新农贸市场虽然名为农贸市场,但本质是一个汇聚了生鲜和餐饮的地下商场,在各大哈尔滨旅游攻略中频频出现,堪称哈尔滨美食圣地。同时,革新农贸市场边上就是哈尔滨天主教堂景点,周边三公里内有着龙塔、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哈尔滨圣母守护教堂等多个景点,自带一定的流量。
曾开设过某连锁炸串品牌门店的阿林表示,美食城基本都是招商入驻制度,还有一些公司会专门承包美食城再出租给商户。
在一些情况下,商户除了需要缴纳租金,还可能需要支付一定的流水提成,成本会比自己开设门店高一些。以杭州三墩龙湖紫荆天街为例,一家34平米的沿街商铺年租金在7—8万元,而一家位于B1层的20平米餐饮商铺,月租金在1.98万元左右,同时还需要支付20万元的转让费。但依旧有不少商家想要入驻美食城,背后的主要原因,就是美食城的集聚效应和客流量。
58同城上的商铺转租信息
“大商场和热门商圈的美食城,点位都是供不应求,一些核心商圈的B1美食城,还会筛选商户,有些只招连锁餐饮品牌,有的还会要求商户的流水。”阿林坦言,美食城会筛选商户,一方面是为了流水,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背后的品牌效应,有知名度的网红品牌,有些时候甚至可能“盘活”一个美食城,“有些时候为了吸引网红品牌,美食城甚至可以免租金免佣金”。
京东官方虽然没有披露具体的合作模式,但从目前的信息看来,合作模式可能也是走的招商入驻模式,同样会筛选商家。
首批商家就包含秋林格瓦斯、蜜雪冰城、黑色经典长沙臭豆腐和砂锅婆等,基本都是有着一定知名度的连锁品牌,自带一定的流量和关注度,也更有“抗压”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六必居、砂锅婆、六丁火烤肉和肆月河豚等餐饮品牌,都将通过京东美食城开出哈尔滨首店——借助线上线下联动的模式,这些品牌可以借助京东的流量和品牌背书触达更多的潜在客群,再进一步延展至哈尔滨的更多地段,触达更多的用户。
这不是京东第一次做“吃”的。
七鲜美食MALL这个名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京东开出的生鲜超市“七鲜超市”,虽然京东官方否认这两个项目有所关联,但两者依旧有一些相似之处。
2017年,京东开出自己的七鲜线下首店,主打的就是各种生鲜品类商品,对标阿里的盒马——当时的盒马已经开出了二十多家店,而盒马的创始人侯毅,曾负责过京东的O2O项目,和京东的生鲜电商有一定关联。
对标盒马的七鲜,也和盒马一样打造“超市+餐饮”业务的结合,消费者可以在超市内享受加工的服务,即买即食。
在超市做餐饮,一是增加了盈利方式,探索更多业务的可能性,二是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也让消费者能更长时间停留在超市内,连带提升销售额。
除了七鲜以外,京东还在2019年12月通过“七范儿”这一模式做过餐饮,直接把门店开在了北京白领聚集的银河SOHO,用12个档口提供美酒美食,满足年轻人的社交需求。
京东在线下开设部分大型购物商场京东MALL,同样也有一些餐饮业态,比如广东京东MALL有着星巴克、瑞幸等轻餐饮,重庆京东MALL开设了负一楼美食街,天津南开京东MALL则在四楼五楼有一些零散的餐饮店铺。
彼时的京东做线下餐饮,更多是为了和自己的生鲜电商、即时零售做结合,或者是为了补全部分京东MALL客群的用餐需求。如今的京东做美食城,则是因为外卖业务的迅猛发展,同时或许也是为了给京东MALL做好准备。
今年开年,京东靠着十万地推大军和“免佣金”策略,快速打响了外卖行业的突围战,上线75天,京东外卖就宣布日订单量已经突破2000万单。但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美团、饿了么两大外卖平台,依旧有不少连锁品牌商家尚未入驻京东外卖。
为了吸引更多的商家入驻平台,完善外卖平台的基建,京东势必需要拿出更多的筹码,这次开业的美食城,或许就是其中一个筹码——线上线下融合的业态,让京东能变相帮助商家宣传,更快用线下首店切入当地市场,也能将这部分流量转化为线上流量,为京东吸引更多高频次用户,同时打响京东“品质堂食”的招牌。
另一方面,京东近两年加速布局的京东MALL,可以与之协同——作为一个售卖家电百货的大型购物中心,大多数京东MALL并没有引入大量常态化的餐饮店铺,只是偶尔会有一些店铺去做补足。小红书、抖音和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就有不少人吐槽去各地京东MALL购物却找不到地方吃饭。
结合上美食城招商入驻的模式,或许七鲜美食MALL也是在为京东MALL打样,待时机成熟之后,两者就可以相互结合,让京东MALL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型商业综合体,也让京东的线上线下生态进一步融合。
被称为古典电商的京东,线下布局可能早已超越大多数人的想象。
2014年11月,京东开出全国首家大家电“京东帮服务店”,从纯电商平台转向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渠道模式。
此后,京东围绕着这一模式,陆续又开出了母婴体验店、智能娱乐体验馆、农村实体专卖店、京东大药房、京选空间和京东之家等线下实体店。这一阶段京东开设的线下实体店,主要还是以单一品类为主,门店面积也不算大,主要涉及的品类也依旧是京东优势的数码家电品类。
时间转到2017年,入局前置仓和生鲜电商的京东,将线下实体模式扩展到了便利店和生鲜超市上,开出了京东便利店和七鲜超市。
而后,京东的线下布局动作少了一些,直到2021年9月,京东旗下首家京东MALL落户西安,京东做起了集3C数码、智能家电家居和新能源汽车等多品类于一体的购物中心,京东线下零售也迎来了大店业态。
2022年,京东开出京东新百货,将京东的服饰、美妆、运动和奢品等品类带到了线下。2023年,京东再次开出能够提供从数码家电、家居生活延伸到周边产品等品类的京东城市旗舰店。
京东的线下野心,从不掩饰。
从京东过去十一年的布局来看,从有着传统优势的数码家电等核心品类,再到生鲜电商,再到美食餐饮,京东线下布局的每一步都和自己的线上电商生态紧密关联着,如今开出线下餐饮,也更多是因为京东快速发展的外卖业务。
可以说,京东正在用实体店填补自己电商的空隙,也在用实体店和物流,卖出更好的“服务”。覆盖2.5万个乡镇的1.7万间京东家电专卖店,涵盖5万家药店的京东买药,再到后厨直接直播的七鲜美食MALL……当众多电商平台用百亿补贴、小游戏和小说短视频吸引流量的时候,京东更像是用线下补足线上,开始抄底线下,从线下给自己找流量,用线下的“服务”能力吸引流量。
只不过,这一次,京东瞄准的不只是货架上的商品,还有更复杂的餐饮江湖,和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现在,京东还只是送外卖,或许将来,京东还将借助七鲜美食MALL做起到店团购等业务——这也是美团的“腹地”。
这场突围战能否成功,尚待时间检验。但可以肯定的是,当古典电商玩家开始研究菜谱,外卖行业和本地生活市场的游戏规则,或许又要发生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