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闽北日报
咖啡“拉花” (陈靖 摄)
“奶泡器放进奶液里再启动,奶泡杯倾斜一点……对,等待奶泡变绵密。”
春夏相交之际的一日傍晚,南纸1958创业园咖啡馆二楼飘散着馥郁的咖啡香气和温热的乳香。一场“90后”青年交流活动中,几位青年志愿者围坐在长桌前,神情专注地听着咖啡师“如何进行咖啡‘拉花’”的讲解。
活动中,进行操作的是咖啡“拉花”体验课的授课老师小荷。她一边演示打奶泡的步骤,一边讲解奶泡适宜的温度与撒可可粉的技巧。绵密的奶泡如云朵般浮在咖啡表面,小荷手持粉罐,轻柔地沿着镂空图案挡片由外向内抖撒。当图案挡片缓缓移开,洁白的奶泡表面浮现出清晰的叶子图案。几位青年动手操作,他们依照步骤实践,现场气氛因此变得活跃起来。
这是一场“入门级”的咖啡拉花体验,不使用拉花针,也不需要复杂技巧。只需一支手持奶泡器、一罐可可粉和几张图案模板,再加上一点练习,就能在咖啡表面完成基本图案,轻松“出片”。
“为咖啡‘拉花’有很多种方式。”小荷说,这次“拉花”教学传授的是撒粉式“拉花”技巧,操作门槛低、易上手。“在咖啡厅客流量大的时候,这种‘拉花’方式更实用,不耽误出品。”她补充说道,在奶泡上撒粉呈现图案与奶泡直接画图的经典拉花一样,所需基本材料都是浓缩咖啡与牛奶。
不止在南纸1958创业园的“拉花”体验课上,在网络社交平台,咖啡是不少人的心头好,喝一杯“拉花”咖啡也成为“爱咖”人士关于美学的进一步追求。网友们“晒”出来的咖啡,既有装在一次性杯子里的打工人“续命神器”,也有精致瓷杯中浮着拉花图案的精品手冲。这些精美的拉花图片常常配着滤镜和短视频,评论区里总有人留言“太治愈了”“求教程”。
“有人会问为什么要给咖啡‘拉花’,其实这个问题等同于装菜为什么要摆盘,书画为什么要装裱。”延平区一咖啡馆经营者表示,“拉花”虽然不影响口感,但是会影响喝咖啡的心情和状态。同样条件下,愿意给咖啡“拉花”的咖啡馆也更能吸引客人消费。
笔者走访时了解到,咖啡“拉花”尤其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参与“拉花”体验课的小林认为,他们认真工作也享受生活,工作中提神醒脑的咖啡到了生活中便要接受“去班味儿”的“改造”。把咖啡喝出“花”,便能让咖啡从一杯快节奏工作的“打工饮品”,变成了一种享受慢生活的仪式。
(张俣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