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矿集团这家企业最近火了!不是因为别的,而是他们把“省钱”玩出了新花样。山东一家老牌煤矿企业,愣是靠精打细算,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硬生生把成本降下来,还让企业发展更有劲头。
新矿集团的做法很简单:不该花的钱一分不掏,花出去的钱必须有回报。他们把资金盯得死死的,投资项目得经过层层审核,确保每一笔钱都能派上用场。不仅如此,他们还把一些老大难问题,比如矿井手续、应收账款、冗余成本,一个个理顺,干得有条不紊。
孙村煤矿是新矿集团的一个缩影。他们的秘诀是从小处入手,管好每一根螺丝、每一块钢板。他们建了一套从采购到回收的全流程管理体系,啥都要算清楚。买东西前,先看看生产需要啥,绝不让仓库堆满用不上的货。
具体咋干的?孙村煤矿把物资计划分得特别细,年计划、月计划、应急计划,一个不落。他们根据生产进度,随时调整采购清单,仓库里不会有多余的东西。不仅如此,他们还搞了“三库”管理:采购库、虚拟周转库、维修库,物资从进来到用完,全程有迹可循。
废旧物资咋处理?孙村煤矿有个“大清仓、大利库、大复用”的活动,听着就带劲。他们把废旧物资当宝贝,回收、修理、再利用,最大限度榨干每一件物资的价值。比如,他们会把旧钢板拿来焊成执行器,让矿井里的道岔实现遥控操作,直接省下3个跟车工人的成本。
翟镇煤矿的做法更绝。他们搞了个“班前淘宝”机制,工人开工前得先去废旧物资库“淘宝”。别小看这事,坑木、支护料、截齿,能用的全捡回来,省下不少买新材料的钱。仓库管理员王攀说,这“淘宝”活动搞了十几年,今年更是啥都捡,啥都用。
“淘宝”咋保证效果?翟镇煤矿有自己的门道。他们把废旧物资分成9大类80多种,每种都有专门的修复办法。材料员、定额员、技术员、机电副区长,四级审核,一个环节都马虎不得。上半年,他们光修旧利废就省了500多万,实打实的效益。
新矿集团的降本增效不只是省钱,还得让设备发挥最大作用。比如,孙村煤矿把一些回撤的设备修好后直接上岗,还加了远程集控功能,效率蹭蹭往上涨。翟镇煤矿的王绍亮在废旧物资库里找到胶管和电液控配件,修好后直接用在工作面上,省时又省钱。
这些做法听着简单,做起来可不轻松。新矿集团的每个矿井都在想办法,从点滴做起,把成本抠得死死的。他们不光盯着眼前的省钱,还想着长远的发展。比如,规范物资管理、清理冗余成本,都是为了让企业底子更扎实。
为啥新矿集团这么拼?因为煤炭行业竞争激烈,成本高了,企业就没活路。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省钱不是小气,是智慧。每一块废钢、每根旧管子,背后都是工人们的心血和创意。
这事也给其他企业提了个醒:降本增效不是喊口号,得动真格。从小处入手,把每一分钱都花出价值,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新矿集团的经验,值得不少企业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