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集团最近一则人事任命公告,像是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48岁的王建国被提拔为执行总裁!这可不是小事,背后藏着中国家电巨头美的权力交接的大戏。58岁的董事长方洪波,早就放话要60岁退休,现在看来,他正在为自己的退出铺路,而王建国很可能就是他亲自选中的接班人。
美的这次动作可不简单。8月29日,他们一口气放出两份公告:一份是亮眼的半年报,营收2523亿元,同比增长15.7%,创了历史新高;另一份就是王建国的任命书。这两件事放在一起,摆明了是在给外界传递信号:美的不仅生意做得好,接班计划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方洪波这步棋,走得稳当又高明。
方洪波的退休计划不是临时起意。他早就说过,60岁是他的大限,绝不拖泥带水。今年5月,他在媒体面前直言:“企业要发展,必须得有新人上来。”他还打趣说,人老了容易“自以为是”,觉得自己还挺受欢迎,其实别人早就烦了。他可不想当那种“赖着不走”的老家伙。这话说得直白,听着让人忍俊不禁,但也透着他的清醒。
美的能这么顺利地准备权力交接,离不开创始人何享健打下的底子。何享健是个有远见的老板,早就开始培养接班人。方洪波1992年加入美的,从写内刊的小编辑干起,慢慢做到空调事业部总经理,再到集团掌舵人,一步一个脚印。何享健不光给他机会,还给了他绝对的信任,哪怕方洪波推的改革短期内可能让业绩下滑,何享健也从没动摇过支持。这份信任,成了美的接班计划的基石。
王建国是谁?这个名字对很多人来说可能还有点陌生。他今年48岁,1999年就加入了美的,干了整整26年。从供应链管理到冰箱事业部总经理,再到掌管美的国际和智能家居业务,他的履历几乎涵盖了美的所有核心领域。这样的经历,让他成了接班人的热门人选。方洪波5月时曾透露,美的已经有“六七个人”随时能接班,但没点名。现在看来,王建国显然是领跑的那一个。
美的的接班计划,讲究的是内部培养。方洪波多次强调,接班人必须是“摸爬滚打”出来的,不能靠空降。他自己就是这么过来的,从基层一步步爬到最高位。王建国的经历也差不多,从一线干到高管,业务能力过硬,熟悉公司里里外外。这种“自己人”的培养方式,让美的的权力交接显得特别稳。
说到这儿,不能不提格力电器的董明珠。71岁的她,依然牢牢把控着格力,和方洪波的“提前退休”形成鲜明对比。董明珠去年底还说,她的股民和员工都不希望她退,她心里也只有“格力”两个字。两家企业的不同选择,其实反映了治理方式的差异。美的靠职业经理人制度,讲究体系化管理;格力则更依赖董明珠的个人魅力。这没有高下之分,但结果很明显:美的市值超5000亿元,格力却只有2000亿元左右。
方洪波的退休计划里,还有两件大事没完成。第一件是完善管理层布局,为何享健家族找到合适的接班人。王建国的任命,就是这一步的具体动作。第二件是实现美的年营收5000亿元的目标。2024年,美的营收已经达到4091亿元,今年上半年2523亿元的成绩,让这个目标越来越近。如果保持10%的增速,2026年就能实现5000亿元。方洪波显然想在退休前,把这份成绩单交得漂漂亮亮。
美的的战略眼光,也让它在行业里越走越宽。除了传统的家电业务,美的还在新能源、工业技术、智能建筑等新领域发力。2025年上半年,这些业务的收入占比已经达到25.6%,增速一个比一个快。比如,新能源业务收入220亿元,同比增长28.6%;智能建筑业务195亿元,同比增长24.2%。这些数字,说明美的早就不是只靠空调吃饭的企业了。
反观格力,虽然也在尝试多元化,比如推出“董明珠健康家”战略,但这些动作还是离不开董明珠的个人标签。美的的多元化更像是一个团队在推,体系化、全球化布局让它更有底气。这种差异,也让人们对两家企业的未来有了不同期待。
美的的接班故事,其实是中国企业成长的一个缩影。从家族企业到职业经理人制度,从单一业务到全球布局,美的走了30多年,趟出了一条自己的路。方洪波的退出和王建国的上位,不只是个人命运的交接,更是企业文化的传承。未来,王建国能不能接好这根接力棒?美的又会怎么继续它的传奇?这些问题,留给时间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