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一线|11万余名“河北福嫂”服务京津

在京津家政市场占比分别达到38.1%、21.5%

11万余名“河北福嫂”服务京津

近日,“河北福嫂”盖立平(左一)在北京雇主家中照看宝宝。(河北日报资料片) 河北日报记者 张 昊摄

不久前,育儿嫂盖立平收到北京雇主邵女士送的一面锦旗,上面写着“悉心照护 真情服务”。

今年是盖立平到北京从事家政服务的第三年。丰富的经验、过硬的技能、踏实的服务,让邵女士赞不绝口。

在京津,像盖立平这样的家政服务人员有11.45万名,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河北福嫂”。

家政服务大有可为。2022年以来,河北省连续4年将“河北福嫂·燕赵家政”工作列入全省20项民生工程,带动15万妇女就业,每年为100多万户家庭提供优质服务。

凭借出色的品牌实力和服务质量,“河北福嫂”在京津家政市场深受欢迎。目前,“河北福嫂”在京津家政市场占比分别达到38.1%、21.5%。

好口碑,擦亮家政服务“金招牌”

蒜蓉油麦菜、芹菜炒肉、清蒸鱼……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烟树园小区的胡阿姨家,“河北福嫂”张佳做的一桌午饭香气扑鼻。

张佳今年39岁,是石家庄市鹿泉区人。朝夕相处两年多来,老两口对她赞不绝口:“我们都快90岁了,儿子常年在海外工作,多亏有小张照料我们的生活,不仅把家里收拾得干净利索,还总变着花样做营养餐。”

“以前我也没啥技能,在餐饮店干服务员挣辛苦钱,拉扯两个孩子。一次碰见家政公司进社区搞培训,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了名。”张佳说,在完成“理论+实操”培训后,她在家政公司介绍下来到北京入户服务。

胡阿姨因腿脚不便一直坐轮椅出行,张佳每次陪老人去医院检查,都会仔细观察医生的按摩手法,一有空就在家里帮老人做腿部按摩。如今,在张佳的悉心照料下,胡阿姨已能借助拐杖下地慢走了。

家政服务是爱心工程、民心工程,事关千家万户福祉。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三孩生育政策实施,“一老一小”家政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养老、育幼等领域用工缺口超过2000万。

近年来,省妇联联合有关部门印发实施意见,做实做细做优“河北福嫂·燕赵家政”提质扩容工程,帮助带动更多妇女掌握一技之长。

日前,一场“订单式”家政培训在南皮县潞灌镇开讲。

“有理论学习,有研讨分析,还有现场实操,内容特别实用。”学员赵欢说,这次家门口的培训真是及时雨。

为“河北福嫂”打开更广阔市场,河北省持续加大培训支持力度,将养老护理员、家政服务员等列为急需紧缺工种,培训补贴标准上浮10%。今年以来,全省共培训9.6万人。通过岗前和回炉培训,2024年以来,3.98万人拿到家政行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为推动技能培训提质增效,省妇联联合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将于今年9月开设巾帼家政学历提升成人教育中专班,计划招生300人,免除学员全部学杂费用,考核合格颁发成人教育中专毕业证书。

“‘河北福嫂’受到客户青睐,一方面因为培训扎实、技能过硬,另一方面因为河北妇女能吃苦、有韧劲,对待工作热情满满。”省妇联副主席梁励慧介绍,今年上半年,全省培树五星级“河北福嫂”305名,建立“河北福嫂”进京津基地100个,开展“巾帼家政进社区(乡村)”活动近6500场,全年力争培训妇女12万人。

6月19日,北京管家多多家政有限公司,来自邢台的“河北福嫂”王亚芝(右)和同伴一起准备午饭。河北日报记者 张 昊摄

拓渠道,供需两端双向奔赴

“北京家政市场缺月嫂、养老护理员,希望更多优秀的‘河北福嫂’进京务工。”日前,在“河北福嫂进京津”京津冀家庭服务业人力资源对接交流会上,一位来自北京家政公司的招聘人员说。

这次对接会上,京津冀三地90家家政服务企业发布6000余个就业岗位,现场有46家企业达成家政服务人力资源供需合作意向,1736人与家政企业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从“散兵游勇”到规模化输出,“河北福嫂”走向京津家政市场的路并不平坦。

2013年,河北百灵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副经理武佩就进入了家政行业。“几年前,为给北京、天津市场输送学员,我联系了数十家家政公司。连续登门几次后,北京才有一家公司同意试试看。”武佩说。

那时,河北与京津家政服务企业间合作较少,致使河北省家政服务人员输出呈现小、散、乱现象,市场也不规范。

河北省将“河北福嫂·燕赵家政”工作列入20项民生工程后,在加大家政人才培训力度的同时,着力搭建“河北福嫂”与京津家政市场互联互通的桥梁。

建立合作机制。2024年,京津冀巾帼家政协同发展暨“河北福嫂”进京津工作推进会、京津冀巾帼家政高质量发展大会先后举行,推动服务标准互认与跨区域权益保障,实现京津冀家政服务共融共进共享。

畅通输出渠道。妇联、人社等职能部门发挥各自作用,积极搭建平台,加速推动“河北福嫂”劳务品牌在京津叫响。

“您好,请问还有经验丰富的月嫂吗?”

“您的预产期是什么时间,月嫂技能这块儿,有哪些具体要求?”

…………

最近几天,河北寸草三春家政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贾楠电话不断。

一年多以前,该公司在天津市南开区和北京金融产业园设立“河北福嫂”输入基地。两个基地的负责人接到用人需求后,公司总部全力进行培训。

截至目前,河北省依托“河北福嫂”输入基地与京津家政企业开展500余场线上线下招聘对接会。京津冀三地家政市场供需互通、培训互补、标准互认,为“河北福嫂”在京津更好就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有保障,保姆阿姨变为职业家政人

在北京管家多多家政有限公司,“河北福嫂”有个温馨的“家”。卧室里,整齐地摆着4张单人床,厨房、独立卫生间、书房、茶室等一应俱全。

在寸土寸金的北京,能为“河北福嫂”等家政人员提供如此舒适的居住空间,得益于京冀两地有关部门共同推进的“不住家”保姆新型家政服务模式。今年4月,经京冀两地多次研讨、反复调研、精准对接,包括北京管家多多家政有限公司在内的三家京籍家政公司被选为首批试点。在北京有了“家”,让更多“福嫂”稳了心。

“河北福嫂”走出去,更要留得住、干得好、有发展。

“刚过去适应不?跟客户沟通顺畅吗?”今年5月,“河北福嫂”张茜刚到北京,就接到石家庄沐瑾家庭服务有限公司的电话。

几天前,张茜在公司完成岗前培训、心理辅导后,踏上前往北京的高铁。公司定期关心回访,让初来乍到的张茜没了后顾之忧。

“我们每月会给‘河北福嫂’上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企业职工意外保险和雇主三方责任保险,让大家多一份保障。”石家庄沐瑾家庭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简莹介绍,公司还建立了跟踪配套服务,持续关注家政员的工作和心理状态,遇到什么问题,一起想办法解决。

让更多妇女有职业认同感,还需要激励。

“一人就业,幸福两家,这就是家政服务的意义。”在今年举办的河北省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大会上,“河北福嫂”李军田分享着重塑人生的故事。

李军田家住石家庄市栾城区楼底村,2016年参加家政培训公益活动后,决定踏入这一行。如今,她成为一名金牌月嫂,月入超万元。

从成为技能冠军到获评星级福嫂,再到获得五一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在河北家政行业,涌现出一批批先进典型。

“我们通过培树先进、宣传典型,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家政服务人员的氛围,极大增强了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河北福嫂’品牌影响力正在不断提升。”梁励慧说。

去超市买菜、准备月子餐、收拾整理房间……如今,张茜已经适应了在北京的工作和生活。

以前,张茜总为自己的生活前景感到焦虑。现在,她的心态已经彻底改变:“有技能、好就业,日子一定越来越好!”(河北日报记者 刘荣荣)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财经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