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房钱换大棚,金融大学生成“彩椒大王”

本文转自:齐鲁晚报

婚房钱换大棚,金融大学生成“彩椒大王”

不仅自己靠种植挣钱,还向村民普及新技术并直播助农

  在寿光东斟灌村的蔬菜大棚里,一场特别的直播正在进行着。镜头前皮肤黝黑的小伙,是山东财经大学金融专业的大学生许多。五年前,许多用父亲准备的64.5万元婚房钱,换来人生第一个彩椒大棚。他还成为拥有40多万粉丝的“新农人网红”,搭建起连接田间与餐桌的数字化桥梁。如今,许多个“许多”到农村,用数字化工具重新定义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

  文/片 李静 李苗 岳致呈 

潍坊报道         

金融生“种”出

种苗购买平台

  许多的蔬菜大棚里,五彩椒长得“胖嘟嘟的”。种植五彩椒,许多已经轻车熟路。但是,这个从小在潍坊市里长大的孩子,之前却没想过自己会去当“农民”。

  2020年初,一次到寿光东斟灌村的农家拜访,让许多动了到农村创业的念头。这个习惯用数据说话的金融生,没有立即投身农业,而是先当了学徒。白天跟着师傅冯化文摘辣椒、整枝打杈,晚上核算投入产出比。

  当年,这个大学生在毕业时作出了一个大胆决定:用父亲为他准备的64.5万元婚房钱,到东斟灌村买下人生第一个300米长的蔬菜大棚。

  种植五彩椒很快得到回报,2022年4月,许多把第一个大棚卖掉,重新建了两个大棚,开始扩种彩椒。

  在种植过程中,许多很快发现行业痛点:种苗市场信息不对称,“有时,农户买了种苗之后,会种瓜得豆”。2023年,他运用金融思维,开发了“找种苗”平台小程序,确保种苗来源,提供购买保障,搭建起农户与苗厂之间的桥梁。

  从蔬菜种植到平台搭建,许多完成了从0到1的突破。“我要让更多农业人通过简单、高效的方式赚到更多钱。”

拥有40多万粉丝

开启助农直播

  2022年7月,许多忙活了一整天,拖着疲惫的身子走进超市。老板随口问了一句,“你打算挣多少钱走。”许多这才意识到,自己就算赚再多的钱,留给村民的印象不过是“那个能吃苦的外地孩子”。

  “我得为这片土地做点什么。”他暗下决心。

  于是,短视频成为他的突破口。他拿起手机,采用“问题导入+技术解析+效果验证”的叙事结构,记录着大棚里的日常。视频中许多永远都充满着活力,好像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如今,他的短视频账号已超40万粉丝。

  在村里,接受一项新农业技术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许多总是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将很多新技术的使用效果拍成短视频。很快,这些新技术就会在村里普及。

  今年2月,许多又向电商领域探索。今年的首场助农直播,许多和陶官后村第一书记张景明一起帮助陶官后村销售羊角蜜。在直播间里,能看见农产品从分拣到打包的全流程,每个产品都有“成长档案”。

  “我们不拼价格,拼的是品质和背后的乡土文化。”截至2024年8月,许多已经帮助当地农户销售了100余万斤农产品。

许多个“许多”

来到了农村

  在许多的视频评论区,有很多网友表示,自己也想返乡从事农业,但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于是,许多的团队就通过“农创客”开展种植技术、电商运营等培训,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

  如今,在许多的团队里30岁以下的年轻人有6人。“乡村很大,它的包容性非常强,不管你学习什么专业,都可以来做农业。”许多还成了“农业专家”,与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共同开展校企实训项目,走进校园,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讲授创立农产品品牌与打开销售渠道的课程。

  寿光市洛城街道东斟灌村党支部委员尹成友介绍,该村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和资金互助合作社,解决了返乡创业青年资金需求和土地资源的问题。

  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截至目前,东斟灌村吸引了200多位年轻人返乡,其中25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这些“新农人”有胆识、懂技术、敢投资,推动了五彩椒种植面积增加,促进了五彩椒产业向品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


(财经责编:王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