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网上查阅资料,发现所理解的产业互联网的思路被曾鸣教授的智能商业理论覆盖而且更升级了,依稀记得曾经买过这本书《智能商业》,之前也读过确实没有多少感受就扔在一边,再次读的时候发现太经典了。 产业互联网未来形态就是智能商业,S2B2C就是产业互联网的落地商业模式。
协同效应定义为智能商业时代最基本的价值点与经济规律,如同规模经济对于工业企业之重要,网络效应对于互联网企业之重要,未来一个智能商业企业能不能成功,关键是看它能多大程度上利用协同效应。现在简单的网络效应已经被利用过了,接下来肯定是产业互联网的大发展阶段,而产业互联网本质上对协同效应是有要求的,因为任何一个产业都需要解决复杂问题,任何一个产业都是多方协同的。所以未来产业互联网企业的成功都会建立在协同效应的基础上,它们也会是未来智能商业的新一批代表。
大势的产生离不开技术,我认为互联网技术,包括AI等广义上的新技术还在高速进化中,虽然我们都说不清AI下一个大突破的时间点,所以可能会有一个大创新技术的真空期。但对于大部分行业,现在互联网+AI技术已经绝对够用了,当前更多是互联网技术与产业知识深度结合的阶段。
当前有一项技术进步是大家都看得到的,而且它对于这一轮经济变革很关键,这就是物联网技术,它最大的价值是会完成很多物理场景数字化,只有把一个物理场景数字化后才有在线化,这也是实现智能商业的重要前提。当前可能很多人还觉得智能商业很遥远,但本质上领先的互联网大公司,包括今日头条这类都是智能商业公司,因为它们本质上都需要有足够强的网络效应与数据智能,最后都会是C2B的定制模式 。
S 对小 b 赋能最直接的第一步就是提供 SaaS 化的工具,无论是大家中医给医生提供的在线工作室,还是大搜车给行业内的经销商提供的各种 SaaS 工具,都是 S2b2c 起步非常有效的手段。对于小 b 来说,因为成本的考虑,和人才的匮乏,绝大部分的小 b ,其 SaaS 化的升级都是通过第三方服务商来实现的。所以 SaaS 化的工具服务,是这些 S 平台提供的第一个基本服务。
赋能的第四个方向是 S 平台实现的服务集成的丰富度,也就是S集成了多少上游的服务商。因为S2b2c的模式本质上是网络协同,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让更多元的角色可以参与,共同服务海量的c。所以S的价值来源是看这个 S 平台实现了多大程度上的、多少个不同平台的协同。他协同的服务越多,这个 S 的价值就越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