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清楚的有关互联网思维的四大关键词

拓荒号:陈峰 (企业头条)
2007年,李彦宏在接受《赢周刊》采访时说:“以一个互联网人的角度去看传统产业,就会发现太多的事情可以做。把在互联网人精堆里磨炼出来的经验带到传统企业去,会有很大的投资回报。”互联网思维最早由李彦宏提出。

2008年,李彦宏进一步预言:“5年后不会再有专门的互联网公司,到时所有的公司都要用互联网做生意。”



2011年,百度联盟峰会上李彦宏表示:“在中国,传统产业对于互联网的认识程度、接受程度和使用程度都是很有限的。在传统领域中都存在一个现象,就是他们‘没有互联网的思维’。”在有据可查的正式记录中,这是中国企业家第一次在正式场合提到“互联网思维”一词。

2014年,在“中国民营经济论坛”上李彦宏认为:“中国很多行业用互联网思维方式再做一遍,会比美国的传统行业的做法更先进、更有效,更对消费者有利,更对社会的进步有利。”

从雏形,到正式提出,再到呼吁普及,李彦宏对互联网思维由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脉络。



2012年,雷军开始频繁提及“互联网思维”,其在2008年的《关于互联网的两次长考》和2012年的《用互联网思维武装自己》中对此做了阐述。

2013年,罗振宇等自媒体人士开始频繁使用“互联网思维”一词,使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2013年11月3日,新闻联播发布了专题报道:互联网思维带来了什么?

马化腾在2013年11月8日“道龙沙龙”的发言中说:“互联网已经改变了音乐、游戏、媒体、零售和金融等行业,未来互联网精神将改变每一个行业,传统企业即使还想不出怎么去结合互联网,但一定要具备互联网思维。”

陈雪频在腾讯大家《什么是互联网思维》中提出:在互联网对生活和生意影响力不断增加的大背景下,企业对用户、产品、营销和创新乃至整个价值链和生态系统重新审视的思维方式。互联网思维不是技术思维,不是营销思维,也不是电商思维,而是一种系统性的商业思维,而且不只适用于互联网企业,而是适用于所有企业。


什么是互联网思维?

那么,到底什么是互联网思维?



小编认为,所谓“互联网思维”,并不是玄学,没有神秘可言。总结起来,只有4个关键词:用户至上,体验为王,免费的商业模式,颠覆式创新。

第一,用户至上

用户不是客户。互联网讲的不是把东西卖给谁,而是如何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和我的用户永远保持连接。我与用户之间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长期的关系。在互联网上聚集越多的用户,就会产生越大的化学反应,并产生巨大的创新。


第二,体验为王

在传统经济里,很多时候给用户提供的产品够用就好,能卖就成。但在互联网上,用户选择成本很低,鼠标一点就用了,鼠标一点又不用你了,所以必须提高大家对你的产品及品牌的认同,甚至和粉丝创造情感上的连接,用绝佳的体验换取良好的口碑。



第三,免费的商业模式

传统经济一般是有买有卖,企业主预算到有利润才会和客户完成交易。互联网时代更提倡资本运作,要用免费的商业模式迅速打开一片市场,以亏损换取规模效应,第二阶段才开始考虑盈利。


第四,颠覆式创新

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是连接和创新,突破原有的商业模式,产生新的连接,开拓新的市场。


现在互联网思维已经烂大街了,互联网思维本身并没有错,而是面对互联网大潮的我们,产生了迷茫。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想着用互联网思维创业,小编认为,在你打算投身互联网创业之前,至少要先想明白几个问题:

1你是赶时髦还是真的有远见?
你已经有了一个成熟的创业方案了吗?创业需要具备的人力、财力你都有了吗?

2你是脑袋大还是脚很大?

很多人都是脑袋大,自然嘴也大,思想旺盛,表达流畅,一说起自己的方案就滔滔不绝,可惜脚很小,卖不出步子。有些人是脚很大,脑袋适中,这样的人就走的很快。你是脑袋大还是脚很大?



3你是有产品还是没产品?
实际上真正有互联网思维的企业产品出厂只是一半,交给客户没有闭环,他的产品与用户互动形成连环圈才算是做完。很多企业都说自己的产品好,只是缺乏好的管理和营销,但你深究下去就会发现,对管理和营销的恐慌来自于他们对产品的不自信?那么,你有产品吗?你对你的产品足够自信吗?

(互联网责编:陈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