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打造“学有所成,启于东城”教育品牌,持续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文/秦小辉图/东城宣

2025年9月2日,秋风送爽,华中师范大学东莞东城学校正式揭牌。校门口,家长李女士牵着刚上一年级的儿子小宇,走进崭新的教学楼。礼堂内,七年级新生小林兴奋地和同学讨论着即将开始的初中生活:“听说这里老师都是名师,还有AI智慧课堂,真想快点上课!”

这一幕,成为了东莞市东城街道教育“十四五”收官之年最生动的缩影。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五年来,东城街道以“百千万工程”教育行动为牵引,全面推进立德树人、教育扩容提质、集团化办学等工作,用一连串扎实的举措与亮眼的成绩,回应着群众对“家门口上好学”的热切期盼,全方位打造“学有所成,启于东城”教育品牌,持续推动东城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扩容提质:

缓解入学压力 五年增近万公办学位

“十四五”以来,东城街道将教育作为民生头等大事,累计投入超13亿元,统筹土地370亩,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9所,新增公办学位近万个,有效缓解了入学压力。

2021年,东城虎英幼儿园、东城中学扩建教学楼等项目相继完工,新增学位1890个;2022年,东城旗峰学校、中心幼儿园立新园区投入使用,再添2280个学位;2023年,东城外国语小学落成,提供2160个小学学位。而2025年华中师范大学东莞东城学校一期启用,更是为这场“学位攻坚战”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新增2700个公办学位,成为“十四五”期间学位供给的压轴之作。

“以前孩子上学要跨几个社区,现在步行十分钟就到,还能上这么好的学校,幸福感满满。”李女士笑着说。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东城公办中小学校已达17所,在校学生36281人,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52.56%,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超83%,学位供给的“量”与“质”实现了双提升。

办学之变:

集团化办学 开启教育“高地”时代

学位多了,更要办好。东城以“名校+”集团化办学为抓手,推动优质教育资源“裂变式”发展。

近年来,东城先后组建“狮道”“明德”“和创”等教育集团,推动东城外国语小学加入东莞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东城实验中学成为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教育集团成员校,东城虎英幼儿园与东莞市机关幼儿园开启第二期共建。2025年,由东城街道立新九头村城市更新项目配建学校——东莞市第一中学东城学校正式纳入东莞一中教育集团。同年,华中师范大学东莞东城学校的落地,更是开创了跨区域合作办学的新模式。

“我们不仅引进华中师大的品牌,更引进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师发展体系。”该校校长赵海燕介绍,学校已启动“华·师说”教师发展品牌,通过名师引领、教研共建,快速提升教师队伍水平。目前,东城已有16所公办学校(幼儿园)参与集团化办学,占比达76.2%,初步构建起优质均衡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集团化办学不是简单的‘贴牌’,而是真正的理念共融、资源共享。”东城教育管理中心负责人表示,按照“建一所优一所”“带一所强一所”“一集团一特色”,东城大力实施优质学校集群带动发展战略,原本相对薄弱的学校实力迅速提升,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为群众提供越来越多家门口的好学位。

育人之变:

“五育融合” 真正实现全面发展

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东城在推进“五育并举”的基础上,更注重“五育融合”,探索育人新样态。

近年来,东城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创新打造东城“科创思政”品牌,把科学教育有机融入思政教育,在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科学家精神的传承,引导广大青少年在感受科技魅力的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树立科技报国之志。目前,“科创思政”成效显著。近年来,东城街道思政课程建设获15个国家级奖项,27个省级奖项,450个市级各类奖项,多个奖项获奖数量位居全市首位。

同时,坚持素质发展,创新培育“体艺双馨”品牌项目,推进“大科学”“大体育”“大艺术”综合发展。2024年,东城学子在各级科技竞赛中获奖1088人次,其中国家级118人次,省级309人次,市级661人次,成绩位居全省前列;东城体育代表团在市中小学生运动会中勇夺镇街团体总分第一。2025年,东城第六小学更获评“全国航空特色学校”。

“学校不再只盯着分数,而是关注孩子的兴趣、特长和综合素养。”一位家长感慨。东城街道已实现公办中小学校科学类探究实验室100%全覆盖,被认定为“东莞市第一批中小学科学教育示范镇街培育对象”。“科创思政”“体艺双馨”等品牌项目深入人心,学生真正实现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未来之变:

展望“十五五” 绘就教育新蓝图

“十四五”圆满收官,东城教育的脚步并未停歇。未来五年,东城将继续优化学位规划与管理,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教育资源调配机制。“十五五”期间,东城将继续重点扩大义务教育优质学位供给。根据辖区适龄人口变化,持续推进公办学位特别是初中学位扩容增效。计划新建学校4所,改扩建4所,预计新增小学学位3780个、初中学位5550个。同时,将持续推进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支持幼儿园开设托班,满足2至3岁幼儿托育需求。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东城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教育数字化和人工智能为突破口,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教育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