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不能少”,省级基地在常启动!

扬子晚报网10月29日讯(记者 郭靖宇)近日,常州市特殊教育推进会暨江苏省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教育研究基地项目启动仪式在常州市荆川小学举行。本次活动通过成果展示、仪式启动、专家赋能等多种形式,共同擘画特殊教育融合发展的新蓝图,这也是常州作为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在特殊教育领域的又一重要实践。

成果展集中呈现了常州市在特殊教育资源配置与教学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扎实成效。来自全市各区特殊教育学校及普通学校的特需儿童作为“小小创作者”展示了精彩作品,这些创作既展现了特需儿童蓬勃的生命活力,也生动诠释了常州“让每个生命都绽放光彩”的特殊教育理念。

启动仪式上,常州市钟楼区教育局与常州市钟楼区钟爱学校协同申报的“江苏省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教育研究基地”正式揭牌。该基地将重点围绕师资能力提升、人工智能赋能、家校协同育人、医教深度融合及常态化教研五大体系开展建设,为全省ADHD儿童教育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活动现场还为江苏省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教育研究基地联盟校、2025年认定的常州市优质融合教育资源中心以及11个常州市融合教育研究指导站的22名领衔人授牌。同时,钟楼区教育局与常州市妇幼保健院完成了“医教协同”合作续约,双方将继续秉持“守护成长、医教同行”的初心,在儿童健康筛查和健康知识普及等领域深化合作,共同构筑“健康+教育”双重保障网。

本次活动特邀华东师范大学融合教育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邓猛,南京脑科医院主任医师王民洁和江苏省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特聘研究员陈金友等专家开展专题讲座,为推进融合教育深化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常州市持续完善特殊教育经费保障体系,切实保障每一位特需儿童的受教育权利。目前全市已建成7所公办特殊教育学校、1个特教班和235个普通学校融合教育资源中心,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持续保持100%,构建起“以普通学校为主体、特教学校专业指导、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教安置体系。面向“十五五”,常州将继续健全特殊教育协同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融合教育质量,推动特殊教育向全链条、高质量发展迈进。

校对 石伟


(教育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