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重庆市义务教育新领雁工程初中化学项目第二次联盟活动在垫江十中举行

教育强国建设,基础教育是重点。如何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10月28日,2025年重庆市义务教育新领雁工程初中化学项目第二次联盟活动在重庆市垫江县第十中学校(以下简称“垫江十中”)拉开帷幕。

此次活动由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垫江十中承办,汇聚重庆市兼善中学、重庆市九龙坡区实验外国语学校、重庆市石柱民族中学校、重庆育才实验学校、云阳县初四中教育集团、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巫山县巫峡初级中学8所项目联盟校代表、各区县化学教研员及垫江县初中化学教师,与会人员紧紧围绕“基于新课标、新教材的初三化学教学”这一研讨核心,通过教学研讨课题、观摩优秀课例、专家讲座等形式,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注入教研动能。

“此次联盟活动落地我校,是对学校办学成果的肯定,更为化学教学提质增效搭建了宝贵平台。”活动开幕式上,垫江十中党总支书记冯加权致辞。他表示,作为“重庆市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期待以活动为契机,借鉴同仁经验,推动学校化学学科教学再上新台阶。

“新领雁工程”作为重庆市2024年启动的义务教育质量提升项目,通过样本校建设、卓越课堂打造、教研工作坊等载体,直击农村教育痛点。垫江县教委基础教育科科长余满江表示,希望以此次活动为抓手,深化初中化学教学改革,探索素养导向的课堂新模式,为垫江建设教育强县贡献学科力量。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化学教研员钱胜则表示,希望与会教师向实践学习,挖掘本土素材让化学贴近生活;向同伴学习,在实验创新、课程设计中互鉴经验;向时代学习,借力中考改革探索微型实验、项目式学习等新方法,让化学课堂成为培养创新精神的沃土。

课例展示与观摩。

开幕式后,活动进入实践研讨环节。垫江十中化学教师敖川带来跨学科课例展示《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的组装与使用》,他将化学知识与环境监测实践结合,引导学生动手组装检测装置,通过操作理解科学原理,展现了新课标下“做中学、用中学”的教学理念,赢得了在场教师阵阵掌声。

随后的专家评课环节,与会教研员与教师围绕课例展开热烈研讨。大家一致认为,该课例打破学科壁垒,既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又渗透了环保意识,为初三化学教学提供了“跨学科融合”的实践样本。

下午,活动转入工作坊汇报环节。项目联盟校代表依次分享化学工作坊进展,围绕“新领雁工程”推进中的课堂改革、校本课程开发、教师培训等议题交流经验、查摆问题。大家纷纷表示,将以联盟为纽带,持续深化教研合作,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学校辐射。

值得一提的是,当天,钱胜还从教学成果写作角度,鼓励教师们“敢想敢写”,主动将日常教学实践中的沉淀与思考,转化为可落地的研究成果,以此赋能个人专业能力的持续提升。

此次垫江十中承办的联盟活动,既是工程推进的重要实践,也是重庆落实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要求的具体举措。未来,随着联盟活动常态化开展,重庆义务教育“领雁齐飞、以强带弱”的良性生态将加速形成,为乡村教育振兴注入持久动力。(资讯)

文/杨晓玉 徐莉 李欣


(教育责编:拓荒牛 )